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区域认知是指采用正确的区域工具、从区域的视角认识复杂多变的地理环境、评价区域开发利用状况的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思维品质和能力。时代的变迁不仅要求地理教学对学生地理知识的传授,而且越来越注重对中学生地理素养的培养。区域性作为地理学科区别于其他学科的重要特征有其独特的意义和价值。因此《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出将区域认知作为地理的四大核心素养之一,是高中生必备的地理技能和素养。本文以SOLO分类评价理论为指导,以区域开放性试题为测试手段,对高中生解决区域地理开放性试题过程中的思维结构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调查分析,尝试发现学生思维规律,结合学生答题过程中体现出来的思维水平对教师的教学提供建议和指导,为培养学生的思维过程提供参考。同时,本文在基于SOLO分类评价理论的基础上,吸收和借鉴历史和化学高考开放性试题的评分标准,构建了适应地理学科的开放性试题思维水平评价量表,为贯彻落实新版课程标准所要求的开展思维水平评价提供参考和依据。本文以上海市某高中高二年级的140名学生为测试研究对象,采用测试法和分析法对学生答题过程中体现的思维水平进行了诊断和分析,本文主要包括四方面的内容:首先,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对区域认知要素进行划分;其次,根据区域要素的划分在高考题中选择测试题目;再次,根据SOLO分类评价理论对开放性试题评分标准进行划分;最后,对学生解决区域开放性试题的思维水平进行评价并根据测试的结果提出相应的策略。研究发现高中生区域认知思维水平有以下特征:1.从整体上看,高中生的区域认知思维水平间存在较大的差异,且学生的思维大多处于关联结构水平。2.通过对高中生解决区域发展条件问题的答案分析发现发现,学生的区域定位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学生人文地理环境要素的关联程度较低,自然地理环境的关联程度较高。3.通过对高中生解决区域发展问题的答案分析发现,学生对自然地理环境问题解决的关联程度高于人文环境问题,区域发展人文环境问题的解决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4.通过对高中生解决区域发展规划问题的答案分析发现;首先,能够全方位多角度对区域决策进行评价;其次,区域发展规划能力普遍较强;最后,区际因果联系的分析能力较强。针对高中生区域认知思维水平的测试结果和高中生区域认知思维水平的基本特征,笔者提出了以下教学应对策略:1.细化教学目标,尊重个体差异。面对处于第三等级思维水平较低的学生,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应关注学生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帮助学生构建基本的知识框架体系。面对思维处于关联结构水平的学生,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应该关注学生对知识的整合与应用。2.教授区域认知策略,构建合理框架。作为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仅要注重对原理性知识的传授,更要注重对学生地理学习方法的培养。3.促进图文转化,培养区域视角。通过地图获取有效信息是进一步分析区域问题的基础和前提,是高中生必备的地理素养和基本技能。4.基于比较分析,揭示区域差异。区域比较,不仅可以使学生明确研究对象与其他区域要素间的联系,也有助于进一步加深对具体区域的认知,培养区域认知素养。5.创设合理情景,评价区域决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创设合理情境,关注学生的兴趣所在,通过具体区域特征明确区域空间发展面临的问题,帮助学生树立区域视角,形成正确的人地观和发展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