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 的]通过监测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CRRT)对脓毒症患者感染相关指标及脓毒症代表性炎症因子高迁移率族蛋白B1(High Mobility Group Protein B1,HMGB1)[1]表达水平的影响,探讨CRRT对脓毒症患者疗效、预后的改善及HMGB1的清除作用。[方 法]选取昆明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2019年1月至2019年1 1月收治的脓毒症患者共79例,所有入组患者均符合Sepsis 3.0诊断标准[2],并按照《2016年脓毒症与脓毒性休克处理国际指南》[3]进行常规治疗,根据是否接受CRRT治疗分为常规治疗组(40例)和CRRT治疗组(39例),CRRT治疗采用CVVHDF治疗模式,并选取健康志愿者42例为空白对照组作为血清HMGB1表达基线水平。比较常规治疗组及CRRT治疗组患者:(1)一般临床特征:年龄、性别、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评估(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APACHE Ⅱ)评分、体温、心率等;(2)治疗前后感染指标:白细胞计数(White blood cell,WBC)、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eutrophilicgranulocyte,NE)、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3)用酶联免疫吸附剂(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测定脓毒症患者血清及CRRT滤过废液中不同治疗时间点(治疗前即0h、治疗后6h、12h、24h、48h、72h)HMGB1的表达水平;(4)分析常规治疗组、CRRT治疗组血清HMGB1表达水平与WBC、PCT、APACHE Ⅱ评分的相关性;(5)评估临床结局:住院时间、总住院费用、28天病死率并绘制生存曲线。各实验组的组间及组内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两独立样本采用t检验,各指标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法,P<0.05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 果](1)一般临床特征:纳入研究的脓毒症患者符合Sepsis 3.0诊断标准,共79例,其中常规治疗组40例(死亡12例),CRRT治疗组39例(死亡4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构成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入室体温、心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CRRT治疗组患者各时间点体温、心率均低于常规治疗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感染指标:常规治疗组与CRRT治疗组患者入室WBC、NE、PC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CRRT治疗组患者各时间点WBC、NE、PCT均低于常规治疗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疾病严重程度:常规治疗组与CRRT治疗组患者入室APACHE Ⅱ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CRRT治疗组患者各时间点APACHE Ⅱ评分均低于常规治疗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炎症因子HMGB1:治疗前常规治疗组与CRRT治疗组患者血清HMGB1水平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CRRT治疗组患者各时间点血清HMGB1水平均低于常规治疗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6)CRRT治疗组在治疗中各时间点的滤过废液中均检出HMGB1表达,可能在6h清除水平最高、24h后趋于平稳;(7)常规治疗组及CRRT治疗组血清HMGB1水平与WBC、PCT、APACHE Ⅱ评分呈正相关(P<0.05);(8)住院情况及预后:CRRT治疗组患者的总住院时间、28天病死率均低于常规治疗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 论]CRRT能够有效清除脓毒症患者血清HMGB1表达水平,控制机体炎症反应,改善脓毒症患者的感染指标、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并改善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