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货币政策的风险承担渠道正式提出于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学者们研究发现本次金融危机的出现,一定程度上是由于一些国家和地区长期处于低利率水平,银行资金成本降低,银行业金融机构对经济形势预期向好,在银行业普遍同质化经营的条件下,银行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由此导致银行普遍降低信贷门槛,扩大对次级借贷人乃至风险的容忍度,提高了风险承担行为,使得银行业整体风险积聚,并且政府没有进行有效监管,最终引发了金融海啸。我国目前处于经济下行期,央行有调低利率的政策倾向,货币政策的风险承担渠道在我国也应当存在,并且具有治理特征异质性的银行在面对货币政策变动时风险承担倾向也有不同,因此基于银行治理异质性加强对该传导渠道的研究可以加深对我国货币政策传导路径的认识,提高我国货币政策实施的传导效应,有益于实体经济的发展。本文在综述货币政策风险承担渠道的存在性、有效性的基础上,分析银行治理影响货币政策风险承担渠道效果的理论基础,划分货币政策传导的几种渠道、总结五种风险承担传导路径(分别为收入估值效应、预期效应、收益追逐效应、沟通反馈效应与杠杆效应),并从股权结构、董事会规模、高管薪酬、独立董事比例等银行治理特征方面对银行风险承担行为进行综合分析。其次,本文对我国上市商业银行治理的演变、现状以及货币政策的沿革这两块进行了定量、定性分析。对我国上市商业银行的研究旨在反映银行治理变化趋势,我国上市商业银行的股权结构更为集中、董事会也更加独立,高管薪酬总额总体上也呈现上升趋势;在区分上市商业银行为国家控股五大行、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商行进行分类研究时发现不同类别的上市商业银行治理有较大差异性。我国货币政策经历了从无到有,从直接管制到间接灵活调控的转变,现阶段更加注重货币政策的差别化与结构化。再次,本文一方面运用动态面板回归分析研究75家治理异质性的银行在2002至2014年间货币政策变动时如何影响风险承担倾向;另一方面利用向量自回归模型,采用涵盖2003年到2015年的银行业不良贷款规模整体数据、经济增长数据、货币变动数据,动态分析货币政策风险承担渠道效应及对实体经济发展目标作用方向。研究结果表明:第一,货币政策风险承担渠道在我国确实存在;第二,宽松的货币政策环境下,董事会规模与银行风险承担行为倾向正相关,当股权性质为国有控股银行或全国性股份制银行或为上市银行时商业银行越倾向于进行风险承担,董事会的独立性与银行风险承担行为倾向负相关,商业银行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越大、股权越分散,其风险承担行为倾向越小;第三,董事会越独立、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越高、股权越分散,银行治理对货币政策的反应越敏感,面对货币政策趋于宽松的变化时越会进行风险承担;第四,货币政策通过风险承担路径传导时,短期效果不明显,长期会削弱扩张性货币政策发展经济的效果。最后,根据实证研究结果,对全文进行了总结,并从构建宏观审慎监管框架、货币政策结构性改革、实行差别化货币政策等三个方面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