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比语言学是语言学中的一个分支,其任务是对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语言进行历时和共时的对比,描述并解释其异同,并将研究成果应用于语言和其他相关的研究领域。人们对对比语言学的认识在深度和广度上有一个的发展变化的过程。本文首先梳理了中外对比研究的发展,特别是对重大历史时期、有代表性的语言学家和有影响的著作,以及重要的历史转折点进行了重点的考察,至少可以看出以下问题:(1)对比语言学最富成果的部分是对语言现象的描写和对结论的应用;(2)中国的对比研究(从马建忠算起)尽管历史比西方长近半个世纪(从Whorf算起),但由于文化传统、学术范式等方面的影响,对比研究长期只作为一种辅助性的研究方法;(3)我国到20世纪七、八十年代对比语言学的学科建设意识才开始觉醒,但由于大部分学者关注微观应用性研究,关于本学科自身的理论探讨仍然不够深入,不够系统;(4本学科自身的理论应包括对学科的定义、分类、一般理论和方法、学科核心范畴等的研究。其中对对比语言学的核心范畴的研究很不够,国内外几乎没有专文涉及。对核心范畴的界定在学科自身理论建设上有重要的意义,应大力加强。 基于以上几点认识,本文第二部分尝试性地对“异”和“同”这一对核心概念进行了考察,希望能对对比语言学的学科自身理论作一点点有益的补充。首先,本文提出“异”和“同”是对比语言学的研究对象。一直以来对比语言学依附于语言学之上,例如:句法上的对比被认为是句法学的分支,词汇的对比附属于词汇学。本文提出在不同语言项目上的对比都以“异”和“同”为研究对象,不同的语言项目是“异”和“同”表现的不同层面。这样,就把繁杂多样的对比研究因其相同的研究对象而统一在对比语言学这一学科中,摆脱了普通语言学的束缚。 其次,整理了外国学者对这对概念的解释,由于解释是一般性的,并非语言学中的讨论,本文归纳出影响异同的四个因素,并对以上四个因素在语言对比研究中的情况进行了分析,提出“语言的客观特征”、“语言学理论框架”、“认知因素”和“研究者的个人选择,知识结构”等是对比研究中影响对异同判断的因素,并举例说明了这些因素在语言学中和语言对比中的具体表现。 其三,本文对进行对比研究寻找异同的过程进行考察。Krzeszowski指出进行对比的过程中,对比的出发点和对比得出的结论之间形成循环,即对比结果往往就是对比的动机或出发点。并提出应以语言的一个层次为出发点,进行另一个层次的对比,这样可以解决循环问题。但本文提出以一个层次为出发点进行另一个层次的对比时,也存在着对比动机预设对比结果的情况。所以总的过程是一种假设的验证,“假设”是对比的动机,验证的过程为具体对比,最后得出对比结果。 其四,本文考察了确定异同的参照系。基于前人的研究,总结出此系统应具有“开放性”的性质,其项目应随着语言学研究的发展不断补充。结合语一言研究的新趋势,本文提出六项新的对比基础,即“认知能力”、“认知范畴”、“思维模式”、“语言机制”、“修辞手段”和“翻译对等”。并明确提出由于这一系统的开放性特点,必将不断添加新的项口。 最后,考察了异同在对比研究中的复杂表现。除了前人提到的情况,本文还提出在对比语言学中,条件不同,可引起异同程度上的变化;相同的语言材料,在不同的情况下,可分析为“异”,也可能为“同”,即随条件变化,异同可相互转化。 本文山于材料有限,许多问题尚未涉及,包括:确定异同的具体实现步骤:确定对比基础的标准;异同的表现形式在不同的语一言层面上有何不同体现等等。全文涉及了这一对概念的几个方面,但很不系统,论证不够充分,有待今后深入研究。但本文希望能通过这次试探性的研究,引起更多的学者对学科范畴的讨论和对对比语言学自身理论建设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