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建构主义是一种关于儿童知识和学习的心理学理论,是当代认知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儿童的认知发展基于内因和外因的相互作用。儿童在原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在与周围环境(社会文化)相互作用,才能逐步建构起了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这种外部知识通过同化和顺应两个过程,重新建构了儿童的自身认知结构。因此,学习者在整个过程中不是被动地接受,而是积极主动地建构,学习者是一个积极建构的主体。课程也不是封闭的,不是静态的,而是一个动态开放体系。教师不是教学的核心,不是主体,而只是学习者的引导者和合作者。所谓的学习,就是学习者在教师的引导下,在动态开放的课程中,积极主动地建构意义的过程。我国幼儿园阅读活动的展开和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幼儿园阅读活动的开展对国家和个人发展的巨大价值还没有被社会所认识,也尚未引起国家和有关部门的重视,幼儿园阅读活动的标准等方面都处于空白,具体实践也缺乏明确指导。建构主义对幼儿园阅读活动的开展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在阅读目标的确定方面,要注重知识的生成性;在阅读情境的创设方面,要注重知识的情境性;在阅读材料的选择方面,要注重知识的动态性。在具体的幼儿园阅读活动开展过程中,要强调师幼交互建构,实现师幼角色的变化要强调个体自主建构,实现幼儿的自主阅读;要强调同伴合作建构,实现幼儿的合作。在阅读活动教学评价方面,强调质性评价,主张把评价视为评价者和被评价者“协商”进行的共同心理建构过程;评价受“多元主义”价值观的支配;评价是一种民主协商、主体参与的过程,而非评价者对被评价者的控制过程,学生(被评价者)也是评价的参与者、评价的主体;评价的基本方法是质性研究方法。通过在建构主义视野下,对中外幼儿园阅读活动进行研究,拓展幼儿园阅读活动研究领域,提高人们对幼儿园阅读活动的认识。此研究能为我国幼儿园阅读活动开展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