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球气候的不断变暖与极端气候的多次出现,是自然环境的不断恶化的结果。人们再不采取有效措施,那么出现在大荧幕上的灾难片将真实的发生在我们现实的生活中。因此要寻求与自然环境和谐、平衡、可持续发展的生存模式。作为人们生活和交往的重要场所建筑空间对能源的消耗十分巨大。应从建筑空间自身出发减少建筑对环境的污染,探讨与环境和谐共生的建筑。现有绿色生态建筑中偏重建筑技术方向,利用高技术手段提高建筑使用率,致使建筑成本增大。缺少利用自然方式与建筑自身空间设计的方法以及具有地域气候与人文情怀的绿色建筑设计。本文通过以长春工程学院逸夫图书馆为实例,主要从公共建筑空间中室内空间出发,对建筑内部空间功能、建筑室内界面设计、植物在室内空间的应用等方面讨论严寒地区绿色公共建筑空间设计的策略,以自然方式和建筑自身出发达到绿色建筑标准。在严寒地区绿色公共建筑中设置清晰的入口空间将服务入口和人流主入口分开,合理利用节约土地。通过入口空间设计保持室内温度,利用入口空间的设计体现建筑文化的表达,促使人们走进建筑内部对建筑进行解读,增加人们使用建筑的频率。通过室内界面设计研究,利用材质特性和桌椅分割空间减少材料的使用。采取中庭采光的方法增加冬季室内温度,减小机械化的手段对室内微气候调节。通过分析图书馆中庭空间的形式,总结和归纳适合严寒地区的中庭设计规律。根据中庭空间和建筑其他空间的位置关系,讨论严寒地区中庭空间的位置设计对建筑光能、热能的吸收作用起到节约电力与煤炭的意义。在交通空间中利用水平交通中的坡道分散人流和空间导向性,也是为残疾人出行提供方便,体现公共建筑设计中的人文情怀。在对垂直交通空间设计时,提倡在中庭空间设置景观楼梯,增加人们使用楼梯的频率减少对电梯的使用。扩展楼梯的其他功能,更好的适应人们对公共建筑不同的需求。在界面设计中选用适合严寒地区的材质,利用视觉和心理的感觉围合空间,减少不必要材料的浪费。在公共建筑空间内进行绿化,提高建筑内空气质量和室内品味的目的。利用合理的绿化布局,调节图书馆室内的微气候。让读者在健康无污染的环境中享受阅读和研讨带来的愉快。总结严寒地区绿色公共建筑的空间设计策略,以绿色生态化理念的空间调节手段,降低建筑使用过程中对能源的消耗为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帮助,形成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