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孤独症,又称自闭症,美国精神病学会将其定义为一种广泛性发育障碍。孤独症儿童由于存在语言理解、表达,社会性发展等方面障碍,为了达到其期望的结果,多倾向于表现出某个或某些行为问题。孤独症儿童在家庭和社区中表现出来的行为问题不仅对其自身有影响,还会给家庭带来困扰,增加家长的育儿压力。因此我们迫切需要探索在家庭情境中干预儿童行为问题的有效模式,从而提高整个家庭的生活质量。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美国学者提出了以家庭为中心的积极行为支持干预策略,它是在应用行为分析的基础上发展而来,一种在家庭日常生活情境中,由专业人员和家长合作,家长积极参与并主导实施对儿童的行为问题进行积极干预的方法。国外己有研究验证了该模式的有效性,而在国内,本世纪初开始出现积极行为支持的相关研究,集中于该模式的理论介绍,大部分存在于理论研究阶段,为数不多的实证研究也大都是在学校情景中进行干预,鲜有探讨以家庭为情境的干预研究。因此,本文研究的主要目的就是探讨该模式在我国孤独症幼儿家庭中的适用性及有效性问题。本研究研究主体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采用问卷法、访谈法、观察法等研究方法对孤独症幼儿表现出的行为问题进行功能性分析,从而为制定干预政策提供依据。研究者通过向孤独症幼儿的家长发放自编《行为问题调查问卷》与访谈等方式筛选被试,最终确立了3名3-5岁的孤独症幼儿;进而采用台湾洪俪瑜修订的杜兰德《动机评估量表》和《ABC行为观察表》初步评估幼儿表现行为问题的具体功能及其与环境的关系。结果发现3名孤独症幼儿行为问题的主要功能是要求得到实物和感官刺激;同时发现幼儿的行为问题与环境刺激之间关系密切。第二部分是在第一部分功能评估研究的基础之上,采用单一被试实验研究法,在家庭情境下,综合采用前事控制、教育训练和后果改变等策略对3名孤独症幼儿行为问题进行干预。本研究采用了单基线实验设计中的A-B-A实验设计,通过分析干预成效来探讨以家庭为中心的积极行为支持模式在我国孤独症幼儿干预过程中的适用性及有效性问题。通过半年的干预,其中2名幼儿的行为问题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替代行为有所发展,撤销试验之后,行为问题出现反弹,干预有效。本研究发现:以家庭为中心的积极行为支持模式能够在我国顺利开展,该模式能有效改善孤独症幼儿的行为问题,经过培训的家长能更好的处理幼儿的行为问题,可以改善亲子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