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父母教养方式是指在家庭生活中以亲子关系为中心的,父母在对子女进行抚养和教育的日常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一种对待孩子的相对稳定的、固定的行为模式和行为倾向,是父母传达给子女的态度以及由父母的行为所表达出的情感气氛的集合体。本研究主要采用了问卷法,辅助以访谈法等其它方法,对905名初中生的父母教养方式以及父母教养方式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研究得到以下主要结论:⒈初中生父母教养方式存在着显著的性别差异,具体来说,父亲教养方式对男生在惩罚严厉、拒绝否认维度上显著高于女生。⒉初中生父母教养方式存在着显著的年级差异。在父母拒绝否认、惩罚严厉、父亲过分干涉、母亲过干涉、过保护等消极维度上三个年级存在显著差异。在父亲过分干涉、拒绝否认、母亲过干涉、过保护上初二年级显著高于初一年级、初三年级;在父母惩罚严厉上初一年级、初二年级显著高于初三年级;在母亲拒绝否认上初二年级显著高于初一年级。在父母情感温暖维度上初一学生得分最高,初三学生次之,初二学生得分最低,但三个年级不存在显著差异。综合看来,初二学生感受到父母的积极教养行为是最少的,而消极教养行为却是最高的。⒊初中生父母教养方式在母亲情感温暖、理解上存在显著的民族差异,其余则不存在显著的民族差异,汉族初中生感受到母亲情感温暖、理解显著高于蒙族初中生。⒋从心理健康症状总体水平来看,初中生的心理健康不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但女生总分高于男生表明初中女生心理健康状况不如男生。在因子得分上,女生在学习焦虑、恐怖倾向上显著高于男生,其它因子均无显著差异。⒌从心理健康症状总体水平来看,初中生心理健康不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但初二学生、初三年级学生心理健康总分高于初一学生,表明初二学生、初三学生心理健康不如初一年级。在因子得分上,初三年级在学习焦虑上显著高于初一年级、初二年级,其它因子均无显著年级差异。⒍初中生在学习焦虑、冲动倾向上存在显著的民族差异,其余则不存在显著的民族差异。蒙族初中生在冲动倾向上显著高于汉族初中生,汉族初中生在学习焦虑上显著高于蒙族初中生。⒎不同心理健康水平的初中生父母教养方式存在显著差异。概而言之,心理无问题的初中生父母倾向于使用积极父母教养方式,心理有问题的初中生父母倾向于使用消极父母教养方式。⒏相关分析的结果表明:心理健康总分与父亲情感温暖、理解、母亲情感温暖、理解呈显著负相关;心理健康总分与父亲拒绝否认、惩罚严厉、过分干涉、过度保护、母亲过干涉、过保护、拒绝否认、惩罚严厉呈显著正相关。⒐回归分析的结果表明:父亲温暖理解、母亲过干涉、过保护对初中生的心理健康有一定的预测作用。父亲温暖理解有助于个体心理的健康发展,母亲过干涉、过保护不利于个体心理的健康发展。依据上述研究结论,本研究提出了一些教育建议,以期为初中生家庭教育的开展提供帮助,改善亲子关系,促进初中生的心理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