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滨海新区植物景观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ngrui02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逐步加快,滨海城市更是加速发展,同时对滨海城市园林景观的建设也越来越被重视。合理的营造滨海地区植物景观,能够建立城市的良好形象,也能为城市居民提供一个生态良好、环境优美、亲切宜人、富有地域文化特色的环境。因此,研究天津滨海新区植物景观,对于天津滨海新区植物景观的可持续发展和现代城市园林植物景观的营造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主要以天津滨海新区为研究区域,对其中62个相对稳定的植物群落进行了调查。首先对植物群落的植物种类组成、盐生植物组成、观赏特性、生态结构等方面展开了调查分析。其次,应用层次分析法建立合理的评价体系,对调查群落中的14个典型植物群落,从植物景观生态价值、美学价值和社会效应三个方面进行综合评价,并在所评价的植物群落中选择3个典型群落进一步分析。再次,总结出天津滨海新区植物景观的优劣势并提出进一步的优化建议。最后,提出了营造天津滨海新区植物景观配置的构想,为进一步开展天津滨海新区植物景观建设提供基本思路。研究结果表明:1.本次调查的62个样地中共有木本植物49种,隶属于24科37属,其中裸子植物3科6属8种,被子植物21科31属41种。根据科的统计发现,以少种科和单种科相对集中,同时蔷薇科、豆科这两个世界性大科占有相对较大的比例。2.天津滨海新区植物种类较为丰富,但多数种类应用仍不广泛,无论乔木层还是灌木层,运用频率高的集中在少数几个物种上3.此次调查的天津滨海新区植物种类中,共有盐生植物45种,占植物总种数的67.16%。其中专性盐生植物共19种,兼性盐生植物共26种。4.天津滨海新区植物群落中以观花为主的植物共有31种,主要集中于灌木层;观果植物共有19种,主要集中于乔木和灌木层;观色叶植物应用种类达25种,以观秋色叶的植物为主。5.天津滨海新区植物群落垂直结构基本是由乔、灌、草相结合的复合群落。占总群落结构的54.84%。6.应用层次分析法建立了植物群落景观评价体系,确定了评价因子及其权重,从植物景观生态价值、美学价值和社会效应三个方而对天津滨海新区植物景观进行了评价。7.对天津滨海新区植物景观进行综合评价分析。结果表明,植物群落景观等级全部集中在Ⅲ级、Ⅳ级、Ⅴ级上,由此可见天津滨海新区在植物景观的构成及营造上还需进一步提升。8.总结天津滨海新区植物景观的优劣势,并提出优化道路绿地植物景观的途径:植物景观营造中需加强盐生植物的运用、模拟地带性植物群落、加强乡土植物开发以及丰富植物群落结构。9.分析影响天津滨海新区植物景观营造的各个因素,以及提出了营造天津滨海特色植物景观应该遵循的五大原则,最后对天津滨海新区特色植物景观配置进行构想,为进一步开展天津滨海新区植物景观建设提供基本思路。
其他文献
目的 研究合理的颅内血管三维螺旋CT血管造影的技术。方法 对 45例患者作 3D SCTA ,在快速注射造影剂 (3~ 4ml/s)后 ,收集计算机上的全部资料 ,用三维软件重建三维影像。结
<正>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要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推动科技和经济紧密结合,要把创新必须落实到新的增长点上,把
社区公园是城市绿地系统中的一个重要构成部分,也是最贴近居民日常生活的公园类型,是居民户外休闲活动最频繁的场所。随着居住水平的不断改善,人们对舒适宜人的居住环境的追
随着信息化,智能化,网络化的快速发展,嵌入式系统技术也获得了广阔的发展空间。目前嵌入式系统已经渗透到我们现实生活中的每一个角落。正是由于这种应用范围的扩大,嵌入式系
灾后临时建筑已不仅需要满足生存的基本条件,其设计研究对于灾后人们生存和正常生活过渡、心理安抚、灾后社会稳定等具有重要的意义。运用例证、比较、推理等方法,对人居设施
2008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重创了世界经济。随着“两房”被接管,雷曼兄弟申请破产,美林证券、美联银行、华盛顿互助银行分别被收购,保险业巨头AIG因流动性
随着经济发展越来越趋于全球化,企业的发展版图也是从地区伸展到全球。全球化已经是各国企业发展的共识,这使得不管是在哪个地区的企业都要面临其它地区企业的激烈竞争,企业
标志作为品牌形象中最主要的组成部分,是品牌形象传递过程中最关键的元素。本文以家具品牌标志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家具企业的行业特性和当代家具企业品牌建设中出现的问题,提
随着家庭财富的增加,越来越多的家庭开始注重理财规划。制定合理的理财规划,选择合适的理财工具,使家庭财产安全稳步地增值,是家庭理财的重要目标。本文简单介绍了一些家庭理
老子《道德经》中的“无为”概念,学界一般认为其有三个主要内涵:不妄为;顺应自然而为;不为己之为。这三种内涵相互联系,紧密相连。“无为”概念具有重要意义:为“道”的基本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