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佛教自东汉传入我国后,经过长期的传播与发展,在我国与多种传统文化及思想派别相互融合、渗透。在佛教的传播过程中,“譬喻”以其独具的风格、特有的魅力为佛教在我国弘传及信众更好的理解佛理都起到了重要而积极的价值。“譬喻”被列为十二部之一,即佛说经十二类之一,用比喻的形式,以这种事物来衬托那种事物,用来说明佛教的意义和道理。 《杂譬喻经》大多是根据佛陀的事迹或所说而编写,即“如来随时方便四说之辞”,其中“释迦牟尼、大迦叶、阿难、目犍连、舍利佛、阿育王、四大天王”等常在经中出现。从一定的意义上讲,这些故事就是他们生前及其前世事迹的再现。《杂譬喻经》不仅具有早期部派佛教时期的罗汉思想,还具有早期大乘佛教的菩萨思想和菩萨行特质。 为了全面地探究《杂譬喻经》及其义理,研究从佛教的世界是什么、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关系、怎样认识世界、怎样改变世界等方面进行,以《杂譬喻经》为研究对象、佛教义理作为研究的主要内容进行梳理探析。文章第一章将佛教譬喻经及佛教思想沿革做以扼要介绍,第二章着重对宇宙观进行分析,第三章以人与世界的关系作为主线,分述人与自然、人与人生的关系和价值。《杂譬喻经》是一座宝贵且富饶的文化宝藏,全面、系统、多角度地对之探究能够更透彻地理解其所蕴含的思想文化与要义义理。 文章后二章就《杂譬喻经》所涉方法论及其在当今的价值与意义做了探究与讨论。佛教经典对于思想的研究已不新鲜,但就此经及其喻理思想的系统研究在国内外并不多见。作者希望以此抛砖引玉,引发对佛教譬喻经典的深入研究。这些妙趣横生又富有文学色彩的佛教经典,无论就其本身的文学价值,还是精神内涵,甚至从它对中国文化的影响来说,都是值得深入研究与探讨的课题,其以简单的故事情节、丰富的哲学思想、厚重的文化底蕴,以譬喻的手法充分的表现出了异常丰富深奥,甚至难以言喻的道理,对我们的今天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