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磁性纳米颗粒(MNPs),由于它们独特的物化特性和能在细胞与分子水平发挥作用的能力,在靶向药物转运、磁共振成像(MRI)、磁感应热疗、生物分离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它们优异的性能主要体现在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相对较低的生物毒性、氧化的低敏感性,磁响应稳定性以及良好的磁感应升温效应等。一般来说,在制备高性能Fe3O4纳米颗粒(Fe3O4 NPs)的合成方法中,高温热解法是一种可以得到良好稳定性、单分散性以及结晶度的纳米结构的常用的方法。根据以往的合成基础,本文采用了高温热解法,在高沸点二苄醚溶剂中,以乙酰丙酮铁为前驱体,油酸和油胺为表面活性剂,制备出具有优异性能的Fe3O4纳米颗粒,后在其上通过疏水相互作用包覆了水溶性良好的PEG化磷脂分子(DSPE-PEG2000-COOH),形成具有体内长循环能力的Fe3O4@PEG NPs,再通过EDC/NHS化学交联法修饰上5’-NH2 AS1411适配体,形成具有靶向多种癌细胞表面高度表达的核仁素受体的功能Fe3O4纳米颗粒(Fe3O4@Apt NPs),同时由于PEG链的存在,延长了纳米颗粒的体内循环时间。在血液循环过程中,Fe3O4@PEG NPs可通过肿瘤增强的渗透与滞留效应(EPR)被动累积于肿瘤部位,而Fe3O4@Apt NPs由于AS1411适配体作用可主动靶向于肿瘤细胞,提高纳米颗粒在肿瘤部位的积累,从而被应用于靶向磁感应热疗。通过对比,发现Fe3O4@PEG NPs与Fe3O4@Apt NPs均具有较高的磁性与交流磁热效应,它们的比吸收率(SAR)值分别为394和381W/gFe。通过在交变磁场(ACMF)下对荷瘤小鼠的瘤体区域进行多次热疗,肿瘤表面温度能达到39-44℃左右,为有效的热疗温度,可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及抑制肿瘤新生血管的生成,最终达到抑制肿瘤增长的目的。值得一提的是,AS1411本身即为一种肿瘤增殖抑制剂,AS1411对于癌细胞的GI50值(50%生长抑制浓度)处于极低的微摩尔级别,而这些剂量对于正常细胞无或较少影响,因此表现出极佳的肿瘤选择性,AS1411另一特性是对癌细胞作用的时间上,不像多数化疗药物,AS1411并不造成急性细胞毒性,而是当癌细胞暴露于AS1411(一般2-4天,基于细胞类型)后才会由于细胞分裂受抑制而凋亡。在ACMF的作用下,与肿瘤细胞作用的Fe3O4@Apt NPs较之于Fe3O4@PEG NPs及AS1411适配体有更明显的诱导细胞凋亡的作用,体现出热疗与化疗的协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