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USB接口的边界扫描控制器研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dagongs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由于微电子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嵌入式系统、SoC等高密度器件的广泛应用,电路系统的复杂性以惊人的速度增长,系统中各个功能单元之间的连线间距越来越细密。基于探针的电路系统测试方法越来越难以满足新的发展要求。作为一种结构插入的可测性技术,边界扫描测试(BST)技术将边界扫描寄存器单元安插在集成电路内部的每个引脚上,其作用相当于设置了施加激励和观测响应的内建虚拟探头。由于利用BST技术可大大提高数字系统的可观性和可控性,降低测试难度,因此设计研制一种能够对数字系统进行边界扫描测试的测试工具是十分必要的。本文给出了基于USB接口的边界扫描控制器的设计。本文首先对边界扫描技术的国际标准IEEE 1149.1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在此基础上,重点讨论了边界扫描技术在板级测试领域的相关应用,并对板级测试过程和矢量生成算法进行了介绍。边界扫描控制器的硬件设计以DSP为主控单元,负责数据的控制和转换。在对当前的USB接口开发现状进行调研之后,采用CY7C68013及其相关软件作为USB数据传输部分的解决方案。利用Verilog HDL语言,采用自顶向下的方法实现了测试存取通道(TAP)的控制逻辑,降低了DSP的设计难度。根据硬件设计特点,本文给出了能够与硬件进行通信的测试执行程序。另外,结合板级测试的相关理论和方法,提出了一套板级测试解决方案,包括扫描链完整性测试、互连测试和簇测试。在Visual C++环境下,设计并实现了板级测试矢量生成软件和故障诊断软件。最后,利用Windows DDK开发包设计实现了用于此控制器的USB驱动程序。调试结果表明,边界扫描控制器功能正常,符合设计要求,具有即插即用、无需外部供电、连接简单可靠等优点。在实际应用中,利用边界扫描控制器构造的测试系统能够实现对电路板的呆滞、开路和短路故障进行有效的检测和诊断,并可提供比较详细的故障诊断信息。
其他文献
虽然决策支持系统(DSS)已经经过了二十多年的发展,但由于传统的DSS是基于模型库的,在开发上存在许多困难,因此DSS的研究与开发多数停留在理论研究阶段,还没有完全进入实际应用。
当前国内电信行业支撑软件的研发维护工作中容易出现错误维护及重复维护等维护难的问题,尤其随着系统使用时间的增加这种现象往往越来越严重,深圳联通BOSS系统的维护工作中就存
人们长期以来一直在寻求一种血管的最佳替代物,尝试了自体动静脉、人工材料、生物材料等多种方法,但这些方法均存在一些不足。组织工程概念的提出及技术的逐步成熟使在体外培
<正>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12月视察江苏时强调,江苏要按照生产技术先进、经营规模适度、市场竞争力强、生态环境可持续的要求,加快建设现代农业,力争在全国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
行政合同是在我国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过程中出现的,现在我国市场经济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实践中未将它与民事合同区别,发生了纠纷也往往由法院按民事诉讼程序
短消息是手机终端除语音通话外最基本、最常用的服务,气象部门与电信运营商(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网通、中国电信)合作发展基于手机短消息的气象预报信息服务,将成为未来气
阐述了煤矿快速装车站防冻液喷洒系统的工作原理、组成及喷洒管路部分、车皮喷洒架旋转升降机构、电气系统、自动控制部分的选型设计。使用结果表明,整个系统运行平稳,自动控
保护文化遗产,是为了真实、全面地保存并延续其历史信息及全部价值。因此,在大遗址保护规划的编制工作中,要对遗址进行“整体保护”,就必须对遗址的文物价值作出完整而准确的
细菌感染是一种重要的病理过程,往往同时伴有炎症的发生。本课题合成了氟苯尼考,并根据拼合原理将抗菌药甲砜霉素及其中间体与抗炎药物片段结合起来,设计并合成了4个新化合物。
目的:从辐射防护角度研究蜂胶对60Co-γ射线照射及氡吸入对大鼠损伤的防护作用。方法:(1)60Co-γ射线照射实验:雄性Wistar大鼠18只,随机分为3组:辐射组﹑蜂胶预防组及蜂胶治疗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