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高校学生资助政策体系中的教育公平问题研究

来源 :上海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tproxy_cish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等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深化及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及高校收费制度的实施使得高校贫困学生的比例不断增加,贫困生现象日渐突出,由此也引发了一系列亟待解决的贫困生问题。国家及时出台一系列资助政策和措施,逐步形成了以“奖、助、学、贷、勤、补、减”和绿色通道等为内容的高校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并为其提供了确实可行的操作方法和稳定可靠的经费来源,使高校贫困生能得到及时有效的资助。但同时我们也发现,受我国当前社会政治、经济、教育和文化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与一些发达国家高校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相比,我国当前高校学生资助政策体系还不够完善,贫困生在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利和机会方面、高校学生资助资源的配置方面、促进贫困生的全面发展方面、资助的原则和标准方面、资助政策的实际操作方面等还存在着不公之处,不能充分体现高校贫困生接受高等教育的公平性。因此,对高校学生资助政策体系中的教育公平问题进行研究,不仅有助于我国制定科学、有效的资助政策,不断推动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而且对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彻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论文以高校学生资助政策体系为研究平台,以高校贫困生为研究对象,以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的教育公平思想为指导思想,对高校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在实施过程中遇到的贫困生高等教育起点公平、过程公平和结果公平等问题进行研究和分析,通过对这三个公平问题的论述,找出其一般规律和特点,探究其不公平现象产生的深层原因,建议建立健全三个机制,即建立高校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利益平衡机制、建立高校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资源配置均衡机制和建全高校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弱势补偿机制,从而健全和完善高校学生资助政策体系,使其更好的发挥资助效果,促进贫困生的全面而自由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本论文共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为导论,主要介绍了问题的提出,考察分析了现有研究所取得的成果及存在的不足,介绍了研究的思路和方法,并提出了研究的创新点。
  第二部分为第一章,首先阐述教育公平的涵义、内容、原则和特征,接着进一步阐述马克思主义教育公平思想的理论基础、主要内容及其中国化,最终确立马克思主义教育公平思想为高校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建设和完善的指导思想。同时指出,研究资助政策体系中的教育公平问题一定要基于当前国情,以贫困生为本,因材施教,以促进贫困生的自由全面发展为目标。该部分为论文的下一步分析及对策研究提供了可行的理论基础。
  第三部分为第二章和第三章,较全面地考察分析了我国高校学生资助政策体系中的三个教育公平问题即教育起点、过程和结果公平问题,指出该体系在三个教育公平问题上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同时,受当前社会政治、经济、教育和文化发展水平的影响,当前利益分配不平衡、资助资源配置不足和弱势补偿效果不佳使得贫困生在高等教育机会获取方面、教育过程全面发展方面以及就业机会获得方面等处于弱势状态,影响了教育公平的进一步实现。该部分为论文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实证基础。
  第四部分为第四章至第六章,主要研究了我国高校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公平机制的建构问题。在前面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的基础之上,该部分提出了建构高校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公平机制问题,即建立高校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利益平衡机制、资源配置均衡机制和弱势补偿机制,并对这几种机制的内涵、意义、原则、建立途径和措施等作了较深入的探讨,指出要全面考察贫困生的利益诉求,统筹协调资助资源的均衡配置,丰富弱势补偿的内容,采取多样化的补偿途径和方式来促进贫困生的全面而自由发展。
  本论文将高校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和教育公平理论相结合,运用马克思主义教育公平思想来指导和完善高校学生资助政策体系,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等角度对高校学生资助政策体系进行分析和阐述,选题具有一定的新意。通过研究,可以为我国政府相关部门在制定高校学生资助政策时提供借鉴,使我国高校学生资助政策体系更加符合中国的国情,更具有中国特色,更能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体现社会公平和教育公平。
其他文献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青年强则国家强。大学生是当代青年的代表,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希望,肩负着时代赋予的使命。然而,在部分大学生中却出现了相互攀比、好逸恶劳、贪图享受、不思进取等现象。因此,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奋斗精神刻不容缓。本文运用理论与实证相结合的方法,对新时代奋斗精神的内涵进行了归纳总结,并分析了对大学生进行新时代奋斗精神教育的必要性,根据当代大学生认知和践行新时代奋斗精神的现状分析,揭示大学生奋斗精
学位
国家的未来是青年一代,他们是凝聚中华民族力量的生力军。国家目前呈现出经济发展水平平稳运行、社会和谐安定、人民生活安居乐业的状态,他们有着难得的大好机会为国家的进一步发展大显身手。习近平在地方从政时,就以洞悉全局的战略眼光,看到了青年在科技研发、管理治理等方面的才能。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更是站在新时代的高度,看到了广大青年群体有足够的能力成为时代的风向标,多次对他们加油鼓劲、提出希望,形成了习近平新时
学位
由于历史的、文化的和社会的原因,公民意识教育在我国的发展比较迟缓。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社会主义公民意识教育就其发展过程来说,大致可以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1979年的30年,逐步构建起了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但是公民意识教育比较薄弱,可以称为公民意识教育的沉寂时期;第二阶段是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在改革开放中我国的社会主义公民意识教育也随之兴起;第三阶段是进入21世纪后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