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2O3及CdSe修饰TiO2纳米线光催化剂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来源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euieuie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今社会,能源与环境问题越来越突出,开发更清洁的可再生能源势在必行。氢气被认为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理想能源,利用太阳能光(电)催化分解水制氢气是一种很完美的解决方案。目前用于光催化分解水的半导体材料由于光吸收范围窄、光生载流子分离效率低等问题,导致光解水产氢效率偏低。如何提高光催化分解水的效率,是目前科学研究的热点。本论文以TiO2纳米线为基础半导体材料,从增强光生载流子分离效率、增加催化剂可见光响应角度出发,成功制备了Al2O3/TiO2纳米线与CdSe/Al2O3/TiO2纳米线光催化剂,通过多种表征手段及性能评价方法研究了催化剂结构与性能的关系。主要内容如下:(1)以碳布为基底通过水热法制备了TiO2纳米线阵列光催化剂,并在其上通过原子层沉积的方法沉积了Al2O3层,制备出Al2O3/TiO2纳米线阵列。活性测试表明,原子层沉积2层Al2O3的样品产氢活性最高,是纯TiO2纳米线阵列的6.6倍。其较高的活性是因为,Al2O3原子层的化学钝化和场效应钝化减少了光生电子和空穴在TiO2表面的复合,提高了光生载流子的利用效率。(2)通过化学沉淀的方法制备了CdSe纳米颗粒,然后通过改变催化剂的组装顺序,制备了纯TiO2纳米线、Al2O3/TiO2、CdSe/TiO2、CdSe/Al2O3/TiO2、Al2O3/CdSe/TiO2五种催化剂,结果发现CdSe/Al2O3/TiO2催化剂表现出最高的光电性能和光电催化产氢活性,其在可见光(λ≥420 nm)下的光电流大小为0.088mA/cm2,在可见光(λ≥420 nm)、0.2 V偏压下的产氢活性为4.0μmol/(h·cm2)。CdSe/Al2O3/TiO2样品CdSe、Al2O3、TiO2特定的组装顺序,有利于减少CdSe与TiO2界面电荷复合,强化可见光吸收和提高电荷分离效率,从而提高光电催化活性。
其他文献
气液两相流广泛存在于生活、工业中,其中运动界面是存在于气液两相流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气液两相流的运动,会带动界面不断运动,进而产生复杂的界面现象。捕捉到的界面的各种现象,不仅可以得到更多气液相互作用的内在机理,同时对生活和工业都有巨大的影响。如何处理两相流,进而得到相界面,主要有两种方法,一种是表面法—显示追踪法,另一种是体积法—隐式追踪法,或者是欧拉方法和拉格朗日方法。界面追踪方法中拉格朗日方法和
作为植物生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元素,C、N、P元素的组成及分配一直是生态学研究的热点问题,研究涉及不同层次(个体、种群、群落)、不同功能群及其与环境条件之间的关系。但种
工业纯钛具有比强度高、质量轻、耐热性高以及优异的耐腐蚀性能等突出优点,使其成为优质轻型耐蚀结构材料和重要的生物医用材料。因此,如何获得具有高强度和良好塑性的钛材是
新时代基层治理承载着"党建整合"的顶层设计。苏州市凭借经济发达镇的综合改革,形成了"党建整合"+"社会整合"的"双重并轨"治理模式。这一模式依托党建整合,引领组织、联动、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信息化时代到来,电网数据体量呈爆发式增长,使得国网信息系统的负载压力不断增强。国网信息系统涉及范围广,层次复杂。而信息系统出现故障又是不可避免的,并且其带来的危害也是不可估量的。那么寻找对故障快速响应和及时处理的方法就是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工作。在人工智能技术蓬勃发展的时代,从海量数据中挖掘关键信息,可以使得信息系统故障研判技术更加智能化。国家电网ICT系统在日常工作中积累了大
随着国家对公共安全的重视,视频监控系统在刑侦治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对视频监控中人脸图像的高分辨率显示和识别也愈发重要。然而,由于成像设备本身及现实环境存在多种不利因素,导致获取的人脸图像质量差,受噪声和模糊影响严重。而人脸超分辨率技术可以在现有条件不变的前提下利用已有的低质量人脸图像重建对应的高质量人脸图像。因此,如何针对实际产生的低质量人脸,研究出高效的人脸超分辨率技术,提升人脸清晰度显得尤为
利用偏微分方程研究生物种群动力学,已成为非线性偏微分方程研究领域中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本文研究了一类传染病模型,分别考虑了扩散系数和非均匀环境对传染病传播的影响情
在大数据时代,加快推进政务信息化是提升政府管理服务水平的关键核心。而政府部门间信息资源共享可以促进政府的管理模式由碎片化转向集约化,职能部门由分散化转向一体化,不断提升政府的管理能力。所以融合大数据和“互联网+”的应用,政府部门间信息资源共享已然成为政府管理能力提升的核心要点之一。政府部门间信息资源共享要从多方面推进,包括管理机制、技术保障以及法律法规等。作为公共信息资源最大的生产者和使用者,政府
背景与目的:乳腺浸润性微乳头状癌(invasive micropapillary carcinoma,IMPC)作为一种特殊类型的浸润性乳腺癌,约占乳腺癌发病率的2.6-6.0%。其低发病率使得分析临床预后及病理特征十分困难,治疗一般根据乳腺癌常规诊疗规范及医师临床诊疗经验进行。既往文献报道针对乳腺IMPC成分比例与患者预后关系的结论不一致,本研究针对乳腺IMPC成分比例与患者预后进行探讨,旨在通
目的: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大多数患者就诊时已是中晚期。仑伐替尼是用于晚期HCC治疗的一线靶向药物,研究已证实仑伐替尼单药治疗安全有效。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Programmed cell death protein 1,PD-1)抗体可用于治疗恶性肿瘤。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