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观察车前子粗多糖胶囊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的中医症状积分、肺功能(FEV1/FVC%、FEV1%pred)、呼吸困难评分(mMRC)、炎症指标(人白细胞介素10(IL-10)、人C反应蛋白(CRP)、人白三烯B4(LTB4))及肠道细菌(双歧杆菌、乳酸杆菌、大肠杆菌)的改变情况,探讨“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的临床应用及车前子粗多糖胶囊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的临床疗效和作用机制,扩大车前子粗多糖胶囊的临床用途,并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提供新的治疗思路。方法:纳入80例从2019年1月至2019年10月就诊于甘肃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老年病科的患者,诊断明确为慢阻肺稳定期,且气流受限程度为Ⅱ、Ⅲ级(肺功能提示30%≤FEV1%pred<80%预计值),年龄范围为60-85岁,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车前子粗多糖胶囊4粒,口服,2次/日,疗程1个月。分别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肺功能(FEV1/FVC%、FEV1%pred)、呼吸困难评分、炎症指标(人白细胞介素10(IL-10)、人C反应蛋白(CRP)、人白三烯B4(LTB4))及肠道细菌(双歧杆菌、乳酸杆菌、大肠杆菌)的变化,并对两组患者进行临床疗效分析。结果:⒈一般资料两组患者基本资料(年龄、性别、病史、气流受限严重程度分级)相比,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⒉临床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91.67%,对照组总效率81.58%,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⒊中医症状积分两组患者中医症状总积分较治疗前均降低明显(P<0.05),但治疗组较对照组改善症状积分方面优势明显(P<0.05);单项中医症状积分,治疗组各项症状积分都较治疗前降低显著(P<0.05),对照组只在喘息、胸闷、气短、咳嗽、咳痰症状方面较治疗前积分降低(P<0.05),其他症状较治疗前积分无明显变化(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组间相比,在改善胸闷、气短、喘息症状积分方面基本相当(P>0.05),其他症状方面治疗组优势更明显(P<0.05)。⒋呼吸困难评分(mMRC)两组患者评分都降低(P<0.05);治疗后组间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⒌肺功能两组患者FEV1/FVC%、FEV1%pred较治疗前均提高(P<0.05);治疗后两组在改善FEV1/FVC%、FEV1%pred方面疗效基本相当(P>0.05)。⒍炎症指标两组患者血清LTB4和CRP浓度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血清IL-10浓度较治疗前升高(P<0.05);治疗后组间相比,治疗组炎症指标浓度变化更明显(P<0.05)。⒎肠道细菌治疗组肠道双歧杆菌基因相对表达量、乳酸杆菌基因相对表达量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大肠杆菌基因相对表达量较治疗前降低(P<0.05),对照组肠道双歧杆菌基因相对表达量、乳酸杆菌基因相对表达量及大肠杆菌基因相对表达量均较治疗前无明显变化(P>0.05);治疗后组间相比,治疗组调节肠道菌群方面优势显著(P<0.05)。结论:车前子粗多糖胶囊联合西药在改善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临床症状、呼吸困难评分及炎症水平方面较单纯西医治疗更有优势;车前子粗多糖胶囊能够提高患者肠道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的含量,降低大肠杆菌含量,调节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的肠道菌群;车前子粗多糖胶囊可能通过调节肠道细菌,抑制患者炎症反应,从而减轻患者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治疗过程无明显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