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8年突如其来的5·12汶川大地震给四川旅游业带来严重的破坏和影响,不仅造成了灾区旅游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毁灭性的破坏,也导致了重灾区和四川省旅游市场消费几乎为零,乃至影响了全国旅游市场。高标准、重民生、可持续的灾后重建凝聚了灾区人民乃至全国人民的迫切愿望和党中央、国务院的殷切关怀,因此汶川地震重灾区如何在灾后重建中提升自身生产能力及后续竞争能力,如何借助重建契机实现旅游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不仅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而且具有深远的历史战略意义,这也是我们特别是政府部门及相关机构必须认真思考和研究的。 本文选取四川成都、绵阳、德阳、广元、雅安、阿坝等汶川地震重灾区的6个市州30个区县作为研究对象,将汶川地震灾后旅游产业重建提到了战略高度,以相对成熟的产业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为基础,以“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可持续发展,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科学重建”为战略指导思想,结合旅游学和区域经济学、生态学等知识,进行交叉学科研究,综合运用文献查阅、规范分析、调研访谈、案例分析及理论与实践结合等方法,对重灾区旅游产业发展情况(包括灾前、灾后)、面临机遇与挑战做了简单的定量定性分析,并借鉴国内外灾后旅游重建的经验与模式,重新审视地震重灾区旅游产业重建,着重从旅游产业结构的调整与旅游产业布局的重新优化两方面入手进行重建战略及对策研究分析。 本文通过从可持续发展观视角对汶川地震重灾区旅游产业的定位分析得出,重灾区旅游产业重建应发展集自然景观旅游、遗产文化旅游、乡村休闲旅游以及特色地震遗迹旅游为一体的自然生态和人文生态资源协调开发为核心的“大生态旅游”,并据此提出针对汶川地震重灾区旅游空间结构与布局优化的三大战略,即“相对竞争优势”战略、“集群”战略以及“链条”战略。在此基础上,本文最后提出了汶川地震重灾区在旅游产业重建实施过程中应重视旅游产业重建规划与管理,促进全面发展;加强资源可持续利用与环境改善,促进持久发展;大力发展特色主题旅游,促进共同发展等具体对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