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直以来,关于日语复合动词的研究取得了不胜枚举的成果,然而其中大多数均着眼于复合动词的后项要素,即使涉及前项要素,也是前后分开进行研究,对于既可以做前项也可以做后项的两项动词的研究为数不多。本文的目的在于明确两项动词作为复合动词构词成分时的意义变化特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与其意义变化相关的因素。为确保研究的客观性及科学性,本文以国立国语研究所出版的《复合动词资料集》为基本素材,制作了收录较多两项动词及复合动词的数据库。以此为研究对象,进一步展开如下研究。首先,把握先行研究的整体情况,筛选与本文相关的研究文献。在吸收批判先行研究的基础上,根据本研究实际情况,制定判断意义是否发生变化的基本准则,并提出新的研究视角。在第三章中,将两项动词根据其做前后项时有无意义变化进行分类。最终分为三类,即“无论做前项还是后项均保留愿意”、“做前项时意义发生变化,做后项时,沿用原来的意思”、“做前项时不发生意义改变,但做后项时出现意义变化”。第四章从前项词数及后项词数的数量关系,复合动词的综合词数,以及两项动词是单义动词还是多义动词三个方面探讨与两项动词意义变化相关的因素。从数量方面,即前后数量关系的考察结果来看,前项词数多时,前项要素更容易发生意义变化,后项词数多时,相应地后项要素容易产生意义变化。而且,后项要素比前项要素有更强的造词能力。复合动词的综合词数越多,发生意义变化的两项动词越多。可以认为,动词通过意义的变化提高了造词能力。从原动词的多义性加以考察时得出如下结论。单义动词不易发生意义变化,且发生变化的动词并没有体现出较为一致的特点。相反,多义动词更容易产生意义变化,并呈现出相似的特点。具体来说,前项要素发生变化时,经历“保留动词原意”、“动词原意变弱,虽然在复合动词整体意义上依然有所体现,但意义主要承担者是后项要素”、“动词原意完全丧失,前项要素发挥强调后项动词的作用”这三个阶段。而后项要素发生意义变化时,无法统一为如上变化过程,但可以将变化分为五种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