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9年,我国高质量发展的重点着眼于制造业,而新材料产业是制造业发展的基础和先导,其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与产业规模的不断扩张,不仅可以有效推动其他产业的高质量发展,还对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具有极大地促进作用。新材料产业高端化的实质就是向高质量发展,提高技术水平达到提升全要素生产率的目的。但我国新材料产业自主创新能力较差,一些低端产品复制生产,使得供给过剩,而具有高附加值的高端产品却没有得到很好的研发推广,因而我国新材料产业总体发展水平处于全球产业链相对“低端”的水平。因此,新材料产业作为传统材料的转型,想要在全球市场中占据主导地位则需要高端化。高端化要求新材料产业以技术创新作为内生驱动力来增强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进而拓展市场,提升全要素生产率。一方面,要加大研发投入,为提高全要素生产力增加知识和技术源泉,其次新材料产业作为收益高、风险大的新兴产业,往往需要更多“观望的”投资者向新材料产业进行资金投入;最后,由于新材料产业的正外部性,以及面临着信息不对称的市场环境,其要进行有效资源配置,离不开政府的宏观调控。税收优惠政策作为市场调控的关键措施之一,对于新材料的高端化是不可或缺的存在。因此,研究税收优惠政策对新材料产业高端化的影响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从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对税收优惠政策和新材料产业高端化之间的关系展开研究。理论方面,首先对税收优惠政策对新材料产业高端化影响的相关文献进行梳理,通过对市场失灵理论和供给学派的减税理论进行研究,分析了税收优惠政策对新材料产业高端化发展的作用机理。基于对文献的参考和理论的分析,本文认为税收优惠政策主要是引入社会投资和促进研发投入来提高技术创新,从而激励新材料产业高端化的。接着梳理了新材料产业税收优惠政策,结合新材料产业的研发投入情况、投资情况以及税负情况进行分析,并对迄今为止新材料产业税收优惠政策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实证方面,本文以全要素生产率作为新材料产业高端化的衡量指标,选取2013-2018年新材料产业沪深上市公司作为样本,利用DEA-Malmquist方法,对有关新材料的上市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变化指数进行测算,从而得到新材料产业高端化的趋势,并构建了3个面板数据模型。第一个将是税收优惠与投入资本回报率建立回归模型;第二个是将税收优惠与研发投入建立回归模型;以及第三个是将税收优惠和研发投入、投入资本回报率分别作为交叉因子,构建两个交叉因子(税收优惠*研发投入、税收优惠*投入资本回报率)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回归模型。并分别测度了所得税优惠和流转税优惠的激励效应差异。实证结果发现:(1)税收优惠对投入资本回报率具有一定的增进作用;其中所得税税收优惠政策的增进效果较为明显;(2)税收优惠对研发投入具有激励作用,其中流转税税收优惠的增进效果比所得税略微显著;(3)税收优惠政策通过降低资本成本,提高投入资产回报率能够促进新材料产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增加,而通过研发投入效果却并不明显,并且所得税税收优惠的增进作用较为显著。最后依据实证结果,综合新材料产业所处的财税环境,提出税收优惠政策的优化建议。一方面,对于新材料产业的税收优惠政策应当向流转税优惠倾斜,可以扩大先进制造业的留抵退税范围,让更多的新材料企业享受优惠政策,此外应当进一步完善资源税体系,促进新材料产业向环保节能转型;另一方面,加大引入资金的税收优惠力度,鼓励再投资行为,也可以拓宽投资渠道,使得投资形式多元化。同时,也应该注重对新材料产业的服务配套政策,如进行财政贴息等等,为进一步完善新材料产业的税收优惠政策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