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习者个体差异一直是语言习得领域中的一个重要研究对象,旨在解释不同学习者从同样的输入和输出中却受益不同的现象。传统研究通常忽略一些次要信息,并通过一次性的问卷或测试来获取调查对象单个或若干个学习者因素(如年龄、成长环境、动机、学能、学习风格等),以确定其与学习者外语成绩间的联系,并预测学习者的学习进程。然而,研究者逐渐发现这种传统的基于组别的研究结果通常无法预测单个个体的学习进程。此外,传统研究通常将多语习得(三语、四语等)皆视为对二语习得数量上的扩展,并将二语习得研究结果推而广之。然而随着研究的深入,研究者愈发意识到三语习得相较于二语习得不仅仅是单纯的数量上的增多,更是经历了质的变化:三语习得相对于二语习得更具复杂性与动态性,且学习者的二语习得经历也在其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基于这一研究现状,本文拟引入动态系统理论,在三语习得研究的框架内,结合问卷测试与个体访谈的研究方法,历时性地考察上海交通大学德语系本科学生在初级德语习得阶段的个体因素,旨在论证在三语框架下、引入动态系统理论研究个体差异的必要性,并具体回答以下问题:1)在研究对象的三语学习过程中存在哪些重要个体差异因素?哪些是三语习得中特有的因素?2)它们分别对个体学习者的学习过程与成果产生了怎样的影响?3)它们在学习过程中是如何变化、如何相互影响、并最终影响学习成果的?为此,本文首先回顾了三语习得、学习者因素的理论研究背景。在此基础上,作者考量了本研究对象的特殊性,确定并阐述了本研究中重点考察的因素,即学能、学习动机、学习风格与三语习得的特殊因素——语言地位、语言距离、元语言意识等。本文的第四章则是对调查结果的呈现与讨论,包括借助SPSS软件进行的数据分析以及基于个体调研的描述性分析,研究表明:一、传统二语习得框架内的学习者因素对三语习得成果的解释度有限。其中,学能测试在应用于高级学习者时缺乏区分度;动机因素在固定的教育大纲下对学习效果的影响作用有限;学习风格中只有场依赖因素以及记忆齐平因素对三语习得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二、而三语习得中的特殊因素,特别是元语言意识与多语管理能力对三语习得及其重要。即那些更善于利用现有语言知识来帮助记忆新语言知识、懂得管理整合其多语系统以及更会总结以往语言学习经验与策略的学习者在三语学习具有显著优势。三、所有的学习者因素都显现出动态系统的特点:它们不是固定、孤立的,而是在相互的影响下,在与外界的互动中不断变化的。所有因素都是潜在能够影响学习者个体系统的力量,而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那些最强的或是改变了的个体因素。在以上研究基础上,本文最后为如何改善多语教育提出了一些建议:教师与学生应该善于利用以往在二语学习中所获取的知识性及技巧性经验,关注多语习得中的语言迁移现象,训练自己的多语管理能力等。文末,作者也概述了本研究的局限性与对进一步研究的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