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建设城镇化,是地区现代化能够可持续良性发展所无法规避的客观规律。正确选择适合当地区情的城镇化路径,是地区得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和基础。960万平方公里的广阔土地上,东中西地区经济水平、现代化水平都有较大的差距,城镇化区域不平衡性问题显著,不能简单学习西方发达国家多采用的依靠大城市扩张来实现整体城镇化的方式,应因地制宜。经济比较发达的东部,可以在大型城市辐射能力的条件下,实行组团,把周围欠发达的小城镇纳入其中,组建块状城市圈共同发展;而对于西部欠发达地区,则可以依托重点乡镇,扩大城域规模,发挥县城的规模集聚效应,壮大县域整体实力。 西部小县城盐池,摸索出了一条基于当地特殊的自然、经济环境,以集中优势、整合资源、着力做大做强为主要途径的城镇化路径——“大县城”。本文以盐池县大县城建设为出发点,着眼于盐池的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结合社会学、经济学等的相关知识,对当前盐池大县城建设的现实情况做系统的分析,并对这一政策的作用意义以及当前面临的制约因素等进行总结归纳,认为当前盐池的大县城路径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整体水平并不高,部分环节问题突出,而导致问题出现的原因涉及原有的社会经济基础、自然条件制约、城市定位和城市规划、监管体制、政策制度等众多方面。通过分析当前产生问题的原因,来思考完善大县城路径的措施和方法,以期真正找到一条适合我国西部欠发达地区发展城镇化的特色路径,进行成功经验的推广。 本文的主要结论有:中国西部欠发达地区的城镇化发展路径不仅要面临自身自然环境恶劣、生态问题严重、经济社会发展基础薄弱、问题复杂多样等多方面不利条件的制约,还要面对来自东部较发达地区所造成的优势资源和要素流失的困境。这一切都让我们对以往的发展道路进行反思,思考如何从新的视角出发,融入西部特色,适应城镇化发展的新变化与新趋势,推动西部地区城镇化健康可持续,从而加快西部地区整体的社会经济发展速度,缩小与中、东部的发展差距,在全国范围内实现整体协调发展。充分发挥县城的集聚作用。使得大县城成为调整城乡结构的切入点和突破点,成为推进中国西部欠发达地区城镇化的一条可行路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