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多孔金属薄膜的脱合金制备、形成机理及性能研究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374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脱合金制备的纳米多孔金属材料因其独特的三维双连续的纳米级韧带/孔隙结构,在催化、传感、驱动、能源等领域显示出巨大的应用潜力。然而脱合金过程中体积收缩产生的残余应力、沿晶界的优先腐蚀和应力腐蚀开裂等现象会导致样品表面形成裂纹,无法维持连续、自支撑的形态。同时,前驱体合金中惰性元素含量过低时,会造成脱合金后样品的机械完整性变差。因此自支撑、连续纳米多孔金属薄膜的制备仍然面临巨大的挑战。此外,先进的原位技术可以深入地探究脱合金过程中的腐蚀机理和多孔结构演化,对调控纳米多孔金属的微观结构和性能具有指导意义。但由于其设备昂贵,测试成本高,文献中对脱合金机理的原位研究比较有限。基于以上研究背景,本文首先设计了一种原位X射线衍射(XRD)装置用于脱合金机理的研究,并选择Cu90Au10和A180Ag20合金作为研究对象,验证了装置的可行性。在此基础上,通过液态金属表面合金化-脱合金策略和熔炼-轧制-退火-脱合金的工艺,研制出自支撑、连续的纳米多孔金属薄膜,深入研究了脱合金机理,并系统探究了与纳米多孔金属薄膜微观结构相关的性能及潜在应用。首先,利用原位XRD装置研究了 Cu90Au10和A180Ag20前驱体合金在脱合金过程中的物相演化。结果表明,Cu90Au10在脱合金过程中没有中间相的形成,Cu(Au)固溶体相直接转变为纯Au相。Al80Ag20在脱合金过程中出现了 α-Al(Ag)→Ag(Al)→Ag的物相转变,没有金属间化合物中间相的形成。此外,虽然A180Ag20中的Ag2Al相在NaOH溶液中为惰性,但在HC1溶液中却可以完全被腐蚀,这归因于纳米多孔Ag的催化作用和Ag2Al自身的尺寸效应。并且,Al80Ag20中的α-Al(Ag)和Ag2Al相在HCl溶液中出现顺序脱合金的行为,可以通过控制脱合金时间来调控脱合金产物的相组成。其次,利用液态金属Ga辅助的表面合金化-脱合金策略,成功制备了 Cu基底支撑的柔性纳米多孔Cu薄膜,并且通过控制Ga的载量,可以调控纳米多孔Cu薄膜层的厚度。原位XRD研究发现,脱合金过程中没有中间相的形成。通过对比脱合金前后样品的表面形貌,证实了脱合金过程中遗传效应的存在。通过拉伸实验和纳米压痕测试,发现在Cu基底的支撑下,纳米多孔Cu薄膜表现出明显的塑性变形阶段,其最小的断裂伸长率仍可达13.5%,约为纯Cu的一半。这种优异的拉伸力学性能主要源于Cu基底和纳米多孔Cu层之间良好的界面结合与一定的模量匹配,韧性的Cu基底使脆性的纳米多孔Cu层能够承受较大的拉应力。再次,基于Cu99Au1的稀前驱体合金设计,通过调控脱合金过程中的结构、成分、物相变化,制备了两种不同结构的自支撑纳米多孔Au薄膜(NPG)。脱合金6h后形成的纳米多孔Au薄膜(NPG-6)具有独特的分级多孔结构,脱合金30h后形成的纳米多孔Au薄膜(NPG-30)表现出典型的三维双连续韧带/孔隙结构。原位XRD与非原位SEM结果表明,Cu99Au1在脱合金过程中发生了 Cu(Au)→Au(Cu)→Au的物相变化,脱合金6 h后样品发生显著的体积收缩(87%),形成的NPG-6薄膜具有超高的孔隙率(86.2%)和较低的密度(2.43 gcm-3)。此外,通过太阳能水蒸发测试发现,在1 kWm-2的光照强度下,与NPG-30薄膜相比,NPG-6薄膜表现出更为优异的太阳能水蒸发性能,其光热转换效率可达94.5%。出色的宽带光吸收能力、优异的亲水性、丰富的纳米/微米传输通道以及一维通道的绝热结构设计,共同促进NPG-6薄膜实现高效太阳能水蒸发。此外,脱盐实验证明,NPG-6薄膜在海水淡化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潜力。最后,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引入Ag元素设计制备了一种三元稀前驱体合金(Cu99Ag0.75Au0.25)。对其进行一步脱合金处理得到了具有超细韧带/孔隙结构的自支撑纳米多孔 CuAgAu薄膜,进一步利用退火粗化-脱合金的工艺,制备了具有分级多孔结构的纳米多孔Au薄膜。通过原位XRD和非原位SEM研究发现,Cu99Ag0.75Au0.25在脱合金过程中的物相演化可总结为:Cu(AgAu)→Cu(Au)+Ag(Au)→Ag(Au)→Au。两种薄膜均表现出超高的孔隙率和较低的密度。太阳能水蒸发测试结果表明,与纳米多孔Au薄膜相比,纳米多孔CuAgAu薄膜在1kW m-2的光强下表现出更高的水蒸发速率(1.49 kg m-2 h-1)和光热转化效率(93.6%)。超细的韧带尺寸和Cu、Ag、Au的共振吸收使得纳米多孔CuAgAu薄膜表现出更强的宽带光吸收能力,从而实现高效太阳能水蒸发。
其他文献
硫是生物体的重要组成元素之一,体内重要的含硫化合物包括硫化氢(H2S)、谷胱甘肽(GSH)、亚硫酸盐、硫酸盐以及硫代硫酸盐。H2S是继一氧化碳(CO)和一氧化氮(NO)后第三种气体信号分子,低浓度时能够保护细胞、抵抗炎症以及促进血管生成。H2S传递信号的分子机制一直存有争议,目前认为是通过对蛋白的半胱氨酸进行过硫化修饰来传递信号,但H2S并不能直接修饰蛋白。在胞内还有一类特殊的含硫化合物—硫烷硫(
学位
热电材料是热电器件的核心,高热电性能且匹配的n、p型材料是热电器件高转换效率与良好服役性能的基础。随着热电材料的深入研究,p型材料的热电性能得到大幅提升,而n型材料的热电性能的提高则相对缓慢。因此,优化n型材料的热电性能是进一步提高器件转化效率与加快其商业应用步伐的着力点与突破口。目前,多种方法已被用于提高n型材料的热电性能,其中多尺度缺陷工程得到广泛认可与应用。元素掺杂和制备工艺调控引发的点缺陷
学位
抗生素是人类医学史上最伟大的发现之一,这一发现提高了人类对抗细菌感染的能力。几十年以来,抗生素产量的急剧增加满足了人类和动物在疾病治疗和促生长中的需求。在抗生素大量生产过程中,生产抗生素产生的抗生素菌渣的年产量高达数百万吨。菌渣中残留的抗生素会导致抗生素耐药基因及耐药菌的快速出现。未经处理的菌渣排放入环境后,转移元件介导的水平基因转移会促使耐药基因广泛传播,产生超级耐药菌,这将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并扰
学位
金属氧化物薄膜为基础研究和前沿应用提供了一个丰富的平台。一方面氧化物材料具有优异的电学、光学、磁学等物性,可以满足不同器件的需求,另一方面氧化物薄膜材料的性能可以通过多种手段来调控。例如,在氧化物薄膜材料中,氧空位可以改变金属离子的价态,改变材料的电子构型和能带结构,从而对材料的物性有显著影响。近些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尝试利用电解质来调控材料性能。在电场作用下,电解质会在氧化物薄膜材料表面形
学位
随着物联网的蓬勃发展,各类分布式电子器件的广泛应用对离网供能提出了新的要求。使用光伏器件收集室内环境光能量进行光电转换,进而为物联网进行供能是可靠的技术选择。已实现产业化的硅晶光伏电池由于吸收光谱严重失配且在低载流子密度下存在严重电荷复合效应,在室内光下器件光伏性能较差,难以满足应用需求。有机光伏电池由于吸收光谱易调、低光强下电荷复合缓和、质量轻、柔性以及环境友好等特点,在室内光照环境下表现出优异
学位
有机-无机复合钙钛矿材料,因具有合适的带隙、高的吸收系数、优异的载流子传输性能以及高的缺陷容忍度等优点,在光电导、离子电导和发光等领域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三维有机-无机复合钙钛矿材料的化学式为AMX3(A:CH3NH3+、CH(NH2)2+、Cs+、B:Pb2+、Sn2+;X:Cl-,Br-、I-),在湿度、光照和热处理等外部因素干扰下,普遍存在不稳定性问题,影响了其商业化进程。使用较大的有机阳
学位
基于半导体光催化过程将太阳能转化为氢能,被认为是解决能源和环境问题最具前景的战略之一,选择合适的半导体光催化材料是实现能源高效转换的关键。金属硫化物如硫化锌(ZnS)和硫化镉(CdS)作为近年来研究广泛的半导体催化剂,其禁带宽度分别为3.7 eV和2.4 eV。虽然ZnS具有强的氧化还原能力,但其激发波长被限制在紫外光区域,相比之下,CdS具有良好的可见光响应强度,但氧化还原能力相对较低,这限制了
学位
观众是话剧艺术存在的前提,没有观众的接受,话剧就没有持久的生命力,因此,在剧本、舞台和观众这三个基本要素中,观众是最为核心的。然而截止目前,学术界多侧重于剧本的文学研究,接受研究则较为薄弱,与演出相结合的系统性考察更为匮乏,夏衍话剧研究也是如此。本文主要从“作家——作品——接受者”、“文学剧本——舞台演出”、“普通接受者——专业接受者——官方接受者”和“文学史——接受史——批评史”四个维度,对夏衍
学位
期刊
光波导是集成光路的基本元件。得益于其紧凑的结构优势,波导内的光能量能够被限制在较小的腔模体积内,从而实现局域光场增强。因此光波导适合研制低阈值、高效率、微小型的紧凑型固态激光器件,即波导激光器件。由于其结构的灵活性和功能的多样化,波导激光的研究为集成光子器件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脉冲激光具有超高峰值功率、超宽频谱特性、超短脉宽输出等特点,在通讯、科研、医疗、制造、军事等众多领域都发挥着重要作用。脉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