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实验研究通过对小鼠进行环磷酰胺注射致小鼠氧化应激损伤为实验模型,探讨芪归补血颗粒对于小鼠氧化应激损伤后的抗氧化及对机体的治疗作用,比较芪归补血颗粒高、中、低剂量的治疗效果,为临床应用治疗方面提供依据。方法:将环磷酰胺注射入小鼠左下腹腔作为动物模型。将60只昆明小鼠随机分为六组:空白组,模型组,芪归补血颗粒高剂量组,芪归补血颗粒中剂量组,芪归补血颗粒低剂量组和维生素E组。测定脾脏、胸腺指数。用HE染色法观察脾脏切片,并探讨其病理情况。用ELISA试剂盒测定氧化应激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过氧化氢酶(CAT)含量,谷光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含量,丙二醛(MDA)含量,测定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浓度,一氧化氮(NO)浓度。测定骨髓ROS含量。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脾脏NOX-4,RAS,Bcl-2和BAX蛋白并对其进行探讨。免疫组织化学法进行脾脏Bcl2、Bax基因的测定及探讨。结果:1.与空白组相比较,模型组小鼠的脾指数和胸腺指数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相比较,高、中、低剂量的芪归补血颗粒可以使脾指数和胸腺指数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芪归补血颗粒中剂量组的脾指数升高最为显著。与维生素E组相比较,芪归补血颗粒组使脾指数升高更显著,尤以中剂量效果尤甚。2.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脾脏淋巴滤泡减少,淋巴细胞出现受损的情况;大量的红细胞渗出,进而使血窦变宽并出现严重的充血;淋巴细胞核出现坏死较多的情况,出现严重的细胞损伤;出现间质纤维增生。芪归补血颗粒高、中、低剂量组,维生素E组小鼠脾脏淋巴滤泡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增多,红细胞渗出的现象有所减轻,血窦不同程度的变窄,淤血现象减轻,细胞损伤现象有所减轻。3.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SOD,CAT,GSH-PX含量显著降低,MDA和ROS含量显著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模型组相比,高、中、低剂量的芪归补血颗粒可以显著增加SOD,CAT,GSH-PX的含量,并显著降低MDA和ROS含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iNOS浓度明显下降,NO浓度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相比较,高、中、低剂量的芪归补血颗粒可以显著增加iNOS的浓度,显著降低NO浓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与空白组相比较,模型组小鼠脾脏NOX4、BAX水平显著升高,Ras、Bcl-2水平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模型组相比较,高、中、低剂量的芪归补血颗粒可以降低小鼠脾脏的NOX4水平,并提高Ras和Bcl-2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使BAX水平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芪归补血颗粒中剂量组水平变化较显著。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小鼠脾脏NOX4蛋白表达量显著增多(**p<0.01);与模型组相比,芪归补血颗粒高、中、低剂量组,维生素E组中NOX4蛋白的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1,#p<0.05)。5.与空白组相比较,模型组BCL-2,BAX基因的表达明显升高,与模型组相比较,芪归补血颗粒高、中、低剂量组及维生素E组均有不同程度的表达降低。结论:芪归补血颗粒不同剂量能有效发挥抗氧化作用,中剂量效果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