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健康是人全面发展的基础。医药卫生事业关系千家万户幸福,是重大民生问题。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快医药卫生事业发展,适应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药卫生需求,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健康素质,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和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举措,是人民生活质量改善的重要标志,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重大任务。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历程,医疗领域在市场经济经营理念和竞争意识的冲击下,卫生部门原有的融资渠道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在公立医院从政府财政得到的资金将逐步减少直至取消的形势下,如何既要坚持公立医院“为人民健康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基本方针,体现“政府实行一定福利政策的社会公益事业”的基本属性,又要建立“有责任、有激励、有约束、有竞争、有活力”的运行机制适应市场化经济的要求,是公立医院发展的重要挑战。本论文认为,随着政府财政体制的改革和公共财政的建立,政府职能发生转变,在卫生事业的投入上,对卫生服务提供方的无偿拨款转变为对卫生服务消费者的转移支付,主要投入方向从医疗服务领域转变为疾病控制、卫生监督、妇幼保健等公共卫生服务。在政府投入逐渐减少的情况下,公立医院发展如何突破资金短缺的瓶颈,通过融资解决资金短缺是一种有效途径。本文首先对公立医院融资产生的背景、原因及特征进行了分析,认为公立医院所提供的医疗服务产品属于准公共产品,其融资应通过政府和市场共同完成。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对我国公立医院融资的发展历程进行了回顾,从资金结构、融资结构、融资适应性、融资来源四个方面分析了公立医院融资的总体现状,指出公立医院在现实中融资困扰的原因,包括对融资认识不到位、信息不对称、医疗机构经营管理效率低等公立医院自身的因素,又有医疗管理体制滞后、产权模糊不清、市场环境不规范、医疗机构改革政策不完善等外部因素。据此,文章参照了美国、德国、英国、新加坡等国家的公立医院融资的先进经验,从公立医院的融资方面看,改变政府拨款方式,提高资金效益,是公立医院发展的前提。公立医院的融资活动作为经营者与投资者之间的一种博弈过程,必须在产权明晰的前提下才能展开,推进产权制度改革是公立医院不可不逾越的鸿沟。要通过有管理的竞争、培育人力资本市场等,营造规范有序的医疗市场竞争环境,提高公立医院融资质量与效率;要通过发行医疗机构债券和彩票、推行政府贴息贷款、有效控制医疗机构贷款规模与规避风险等;要拓宽公立医院融资渠道,冲出公立医院融资的单调定式和框架,促使公立医院的发展走出迷雾;通过解决好公立医院融资过程中出现的信息不对称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为公立医院融资双方提供积极的融资法律保护,维护双方的利益。文章在最后针对PPP模式在公立医院融资中的具体应用,从PPP模式的概念,具体应用上作了详细的阐述,将PPP模式应用于建造公立医院,是一种值得我们借鉴的思路。公立医院项目借此不仅可以解决政府公共财政投资的缺口,更可以促进公立医院运作机制的改革,提高公立医院运作效率;同时,医院环境的改善有利于提高医务人员的工作效率,有利于患者的治疗康复,有利于提高医院声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