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以基于手机APP应用的家园互动为研究对象,侧重于手机APP在家园互动中的应用情况研究。论文首先介绍了选题缘由,由家园互动的必要性、“互联网+”概念效应以及新《幼儿园工作规程》的要求导入,对家园互动的相关理论与实践意义进行了深入研究。在论文中,研究者以社会互动论、人类发展生态学、网络传播学为理论基础,分别对国内外的家园互动理论与实践进行综述,并提出具体的研究方案。本论文选择淮南市某幼儿园为研究个案,采用问卷法和访谈法对淮南市某幼儿园家园互动APP的应用情况进行调查。在调查之前,研究者对家园互动的形式——传统家园互动和传统互联网家园互动进行了利弊分析,对比后发现,基于手机APP的家园互动不仅具有传统互联网家园互动的优点,而且打破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在调查中,研究者发现存在以下问题:从家园互动APP的功能性来看,使用最多的主要集中在考勤、亲子圈、班级群这三个功能。考勤使用率最高,其次是亲子圈与班级群,而其他功能使用率较低。还有公告、食谱、教师成长等功能使用率为0。因此,家长与教师在使用方面存在片面性的问题,APP功能未达到最优效果。从家园互动的主体上看,其主要形式可以分为教师与家长,家长与家长。总体比较而言,家长发布消息的总数要比教师多,回复消息的总数要比教师多,而教师回复消息不够积极。另外,在不少班级还存在活跃的家长通常只有那几个的现象,一些班级随着时间的推移,活跃程度就慢慢下降了。因此,互动主体具有消极性。从家园互动内容上看,当家长与教师有不同意见时,大部分人会选择不去交流与沟通,尤其是在互联网这样一个公开的环境下,教师与家长在针对敏感话题时往往选择沉默,特别是家长,面对此类话题时他们更倾向于沉默与回避。而在对APP的管理中,园长由于平时比较忙,对管理信息发布的比较少,存在随意性。通过调查,研究者认为影响手机APP在家园互动中的主要因素有教师方面、家长方面、幼儿园方面以及文化方面。针对上述问题,研究者提出教师方面应注意引起家长兴趣并合理利用,同时采用多种方式与家长进行沟通交流;家长方面应转变观念,改变角色定位,积极提供有效信息;而幼儿园方面应充分发挥管理者作用,加大宣传力度、建立激励机制,促进家园合作。由于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基于上述的调查,研究者又对“互联网+”背景下手机APP在家园互动中的应用进行了展望。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APP应进一步升级,促进家庭、社区、幼儿园三维互动平台的建立、资源的分享也更具专业化,在“互联网+”概念的影响下,合理进行资源优化配置,以体现教育公平,真正实现学前教育的信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