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骨折愈合是一个高度复杂的再生过程,受到年龄,力学环境,内分泌,局部血液供应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其中应力是主要影响因素之一。应力刺激促进骨折愈合的机制仍不清楚有研究表明骨组织对应力刺激有良好的适应性,骨细胞具有感受力学信号的功能,但其详细机制有待进一步的研究。生物力学的飞速发展为骨折愈合的研究开拓了许多新思路和新领域,同时越来越认识到应力因素在骨折愈合中的重要作用。以往所有的研究都是针对应力对四肢长骨干骨折愈合的影响,对于临床上常遇到的关节部位的微小撕脱骨折块的愈合影响尚未见报道。本实验的目的就是要建立家兔微小骨折块模型,研究应力对于微小骨折块愈合的影响,初步探讨微小骨折块的愈合机制。方法:选取20只家兔,先X线透视观察后肢股骨正常无畸形及骨折后,对后肢股骨大转子统一行切开暴露,用自制小骨刀制造成股骨大转子的劈裂撕脱骨折块,骨折块大小约为0.5cm×0.3cm。同一只家兔的左右后肢的小骨折块分别采用一枚直径为2.0mm的克氏针(对照组)和一枚直径2.0mm的拉力螺钉(实验组)固定。术后2、4、6周对骨折处行X线及CT检查对比影像学改变,并分批每次处死5只实验家兔按原手术切口进入,对其骨折处周围血管、软组织等进行大体观察后循原骨折断端痕迹,取尽骨折周围及间隙内的骨痂组织留作标本,并各取等量少许骨痂10%中性福尔马林溶液固定,5%硝酸液脱钙,石蜡包埋切片,HE染色进行组织学光镜观察,余下所有的骨痂-70。C冰箱保存待行钙磷含量测定。分析比较两种固定方式对微小骨折块愈合的影响。结果:观察到术后2周实验组家兔骨折部位组织水肿,粘连情况较对照组要轻;术后4周及6周时两组的骨折部位组织情况无明显差异。X线表现实验组骨痂生长的速度较对照组快,外骨痂量多,灰度高,骨痂塑型时间短。CT表现为2周时实验组外骨痂生长较明显,而对照组外骨痂的量较少;4周时实验组内外骨痂都很明显,骨折线变得模糊,而对照组外骨痂生长较多,内骨痂生长少骨折断面很清晰;6周时两组的内外骨痂都很明显,实验组骨折线消失,骨折处塑形较好,对照组骨折线模糊但未消失,骨折处塑形差。骨痂组织切片光镜观察发现两组骨折愈合都表现为软骨下成骨的方式,实验组血肿消失、机化较快,修复性纤维组织较早被骨软骨性骨痂取代,骨痂生长旺盛,断端骨痂愈合早且快,而且软骨性骨痂骨化、骨样小梁转化为编织骨均较对照组早,骨改建塑型亦较对照组好。实验组和对照组骨折间隙内骨痂钙、磷元素的含量术后均逐渐升高至6周后开始下降,4周时实验组钙磷含量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存在显著的统计学差异。结论:适宜的加压固定比不加压固定,微小骨折块周围组织水肿消退快,炎性反应小,骨痂中钙磷沉积早,含量高,骨痂塑型快,骨折愈合时间短,其愈合方式主要表现为软骨内成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