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猿双臂手机器人连续移动控制及实验研究

来源 :哈尔滨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anzh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Brachiation机器人的连续移动是一种模仿长臂猿在树枝间摆荡移动的运动方式。由于Brachiation机器人系统属于一个欠驱动机械系统,具有二阶非完整约束及运动不可积的特点,这使得很难找到一条可行的运动轨迹实现可靠的连续移动。针对这一问题,本文采用基于大阻尼欠驱动的方法进行仿猿双臂手机器人连续移动控制器的设计及仿真与实验研究。本文在分析连续抓杆运动的调整、松杆、摆荡、抓杆四个阶段的基础上,分别进行了四个阶段运动控制器的设计。分别进行了各阶段主驱动关节的轨迹规划,采用PID控制律进行轨迹跟踪控制。调整阶段控制器的设计,采用最优化方法进行各关节目标角度的优化设计,使在摆荡阶段初期能够获得较大的重力势能,从而欠驱动关节能够摆荡到更大的角度。松杆阶段控制器的设计,针对机器人关节角度误差及杆件参数误差导致采用运动学判断条件在进行松杆结束判断时在实验中不可靠的问题,设计了松杆阶段各关节轨迹及松杆结束条件。摆荡阶段控制器的设计,为使欠驱动关节在主驱动关节的耦合作用下能够以更低的速度向前摆荡,同时使肘关节轨迹最大角速度尽可能小,采用两段的三角函数角速度轨迹进行肘关节角速度轨迹的规划,分别设计了关节角速度评价函数、可抓握评价函数、肘关节角度调整评价函数进行肘关节轨迹参数的优化设计。大阻尼抓杆阶段控制器的设计,采用大阻尼欠驱动退转反馈抓杆控制方法实现可靠地抓握目标杆。本文进行了BARDAH-I型仿猿双臂手机器人仿真与实验。分别进行了摆荡阶段、不同杆间距及高度下的ADAMS-MATLAB/Simulink联合仿真,仿真表明,设计的连续移动控制器能够有效实现机器人在多根不同杆间距及高度下的连续移动。最后在本实验室自主研制的BARDAH-I型机器人上,在起始杆间距为1m,目标杆间距分别为0.5m、0.6m、0.7m、0.8m的桁架杆间,进行了每组3次,共12次的抓杆移动实验,实验成功率100%。
其他文献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迎接21世纪挑战,培养跨世纪人才的战略举措,也是现阶段我国基础教育发展和改革的总趋势.学校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内
头脑风暴法自被提出以后,经过多年的发展已被广泛运用于设计实践之中。其实头脑风暴不仅可以作为一种有效的设计调研方法在设计专业课堂上介绍给学生,而且它的实施原则与艺术
2009年1月~2010年12月我们应用Bobath技术指导训练脑卒中偏瘫患者68例,开展"自我护理"为主,"替代护理"为辅的康复护理模式,开展针对性地康复护理干预、康复训练,取得较好疗效,现总
一、构建自主探究性学习体育课堂教学模式的背景传统的体育课堂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中心、教材为中心、课堂为中心;只强调国家和社会的需要,统一教学目标,统一教材内容,统一教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是改变学生被动接受式的学习方式,形成主动探究式学习方式的前提.没有探究,就谈不上创新.因此,改变传统的体育课堂教学模式,构建探究式的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