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挤压技术的亚麻蛋白组织化动态力学及微观特性研究

来源 :中国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5次 | 上传用户:qiyanr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植物蛋白近年来在改善居民膳食结构方面有突出表现,受到研究者大量关注。然而关于植物蛋白的研究仍局限于宏观质地和工艺参数的研究,对其在加工过程中的微观结构改变机理尚不清晰。亚麻饼粕作为一种榨油副产物,资源丰富且价格低廉,脂肪含量极低,同时,亚麻饼粕的蛋白质含量较高,氨基酸的组成均衡,是一种优质的植物蛋白来源。然而到目前为止,亚麻饼粕的应用依然十分局限,利用程度低,范围窄,大力开发亚麻饼粕产品,提高其利用效率,具有重大的市场价值。挤压膨化技术是一种现代谷物食品工业生产方法,该技术是集破碎、捏合、混炼、熟化、杀菌、预干燥、成型于一体的高效加工过程,可为开发亚麻饼粕产品提供良好的方法。本文首先从挤压组织化蛋白的品质调控和特性表征入手,开展了大量基础实验研究,获得了表征组织化蛋白综合理化特性的多响应值优化方案,初步解释了挤压过程中存在共混体系形成稳定坚固聚合体的过程。提出了利用稳态流变特性考察亚麻饼粕产品的方法,并建立了挤压参数与模型参数间的函数关系。当物料水分为50%,温度为130℃,螺杆转速为20Hz以及大豆分离蛋白添加量为10%样品表现为最小的蠕变应变和最大的形变抵抗力,当应力移除之后强韧的亚麻糊显示出大幅度的蠕变恢复能力。系统的研究了一种基于挤压膨化技术生产亚麻饼粕与大豆蛋白共混体系功能食品的方法,并对不同挤压参数下的产物进行理化特性的分析研究,包括组织化度、容积密度、色差和持水率,衡量共混体系挤压膨化产物品质,并进一步建立优化工艺参数,为工业生产提供依据。结果表明,各个挤压参数对产品特性的影响显著。得出的优化条件为挤压温度157.45℃—159.99℃,物料含水率30.12%—39.81%,亚麻蛋白添加比例55.82%—65.34%,螺杆转速8.24Hz—11.16Hz。另外,本文还研究了挤压膨化产品分散体系的动态力学特性,即随物料含水率的增加,共混体系产物粘性逐渐下降,弹性呈逐渐升高;随挤压温度的升高,共混体系产物粘性呈上升趋势,弹性呈逐渐下降趋势;随螺杆转速的升高,共混体系产物的粘性呈下降趋势,弹性呈逐渐升高趋势。系统构建了挤压产物动态机械力学模型,建立了广泛适用的挤压参数与动态流变和机械力学模型的关系。最后,本文系统的对亚麻饼粕-蛋白共混体系进行了微观结构上的探究,通过差示扫描量热仪,X射线衍射仪以及红外光谱研究了挤压温度、原料含水率、螺杆转速和饼粕-蛋白比例对组织化蛋白产物的热力学特性,晶体结构和微观结构的影响。首次利用分形理论对组织化蛋白质结构进行科学的探索与讨论研究,采用盒子计数法等手段,获得挤压产物的分形维数,进一步建立了挤压参数和蛋白质含量对分形维数的影响,具有比较重要的科学意义。
其他文献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学生体质健康问题就一直受到社会各界广泛的关注,并且每一年都会对学生进行体育健康测试,在进行30多年学生体质健康调查和研究,发现我国学生的体质健康呈
目的探讨综合性护理在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术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0例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常规组(n=40,术后常规护理)和综合组(n=40,术后综合性护理)。比较
目的:了解慢性丙肝合并糖尿病(CHC-DM)患者不同血清丙型肝炎病毒核糖核酸(HCV-RNA)载量与空腹血糖(FPG)、果糖胺(FA)及糖化血红蛋白(Hb A1C)的差异性。方法:选取CHC-DM患者120例,采用荧光
运用DEA-Malmquist指数,选取湖南省9家上市农业龙头企业的投入与产出数据进行全要素生产率分析。从2012—2017年静态的生产效率评价结果来看,上市农业龙头企业总体的生产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