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土地荒漠化已经严重影响到农民的生产和生活,成为我国最深刻的农村环境问题之一。人类资源利用活动对土地荒漠化的形成与扩张有直接影响,尤其在北方农牧交错带农户过度利用土地资源成为土地荒漠化的重要影响因素。因此,农户行为是我们研究土地荒漠化直接和间接影响因素进而制定荒漠化治理措施中应该高度重视的问题。本文以农户经济理论为基础,选取内蒙古毛乌素沙地乌审旗和鄂前旗131个农户为研究对象,综合考虑农户经济行为面对的资源禀赋、政策环境、市场因素等,探析该地区农户土地开垦、畜牧业生产和薪柴利用等行为及相关因素与荒漠化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并提出了遏制荒漠化、实现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建议。研究中,运用了描述统计方法、多元回归分析模型等分析方法。其中,多元回归分析用于分析影响农户土地开垦行为、牲畜饲养规模、替代能源利用行为以及农户禁牧意愿的主要因素。本研究结论如下:第一,农户对土地资源利用的行为受多种因素影响,其中的主导影响因子各有差异。表现在:(1)土地开垦行为受人口因素影响显著;(2)畜牧业生产规模由农业资源禀赋决定;(3)替代能源的使用受家庭收入水平和市场因素影响较大;(4)农区和牧区的土地资源利用方式、强度及利用意识的差异性明显。第二,农户为突破资源条件限制,满足其生产生活需求,采取能源替代、草场租赁等各种干预措施,这些措施的效果体现为:(1)替代能源的使用能够有效降低薪柴采集量;(2)草场租赁等方式能够扩大畜牧业规模,但难以缓解地区草场压力。第三,生态工程和生态环境政策的实施效果有一定差异。本研究从农户意愿方面对飞播工程和禁牧政策进行了简要评价,得出如下结论:(1)飞播工程的实施给农户带来收益,农户参与积极性很高;(2)禁牧期偷牧现象严重,农户禁牧积极性不高。文章最后从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保障饲草供给、鼓励使用替代能源、鼓励农户参与沙地治理及发展治沙产业五个方面提出了政策建议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