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二十一世纪初,当和平与发展已经成为世界主题时,曾经的冷战前沿阵地一一东北亚却没有因为冷战的结束而摆脱对抗。相反,各种传统安全问题令这片土地隐含热战危机。同时,具有跨国性、全面性和连带性特点的非传统安全威胁纷至沓来,给东北亚合作带来机遇也令东北亚利益纠葛更加复杂。
身处上述较为消极的大环境,中日韩三边及双边关系却有良好发展势头。因此,可以考虑充分发挥中日韩的主导作用推动建立涵盖传统和非传统安全领域的东北亚安全合作机制,实现东北亚长期和平。本文首先界定“战略互信”的概念,厘清战略互信与合作的关系。在此基础上,结合中日韩在传统和非传统安全领域的合作现状,筛选并逐个剖析影响中日韩战略互信与合作的九个自变量的影响效果,架构当前中日韩战略互信合作形态,归纳积极和消极影响因素。
本文以地区安全合作机制理论为指导,简要回顾东北亚地区安全合作机制的各种尝试,发现东北亚缺乏真正意义上的成熟的区域安全合作机制。机制的缺失主要缘于东北亚地区尚未具备建立机制的成熟条件。然而,地区也存在有利因素支持地区安全合作机制的建立。
本文最后论述:中日韩的战略互信合作对建立东北亚安全合作机制至关重要。理由如下:第一,中日韩战略互信合作是建构东北亚安全合作机制的核心。第二,中日韩战略互信合作是建构东北亚安全合作机制根本路径的基点。第三,针对建立地区机制的三个主要制约因素——历史与领土问题、朝鲜问题、美国的影响,中日韩可通过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促进问题的解决,推动有效机制的建立,为东北亚长期和平夯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