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葡萄炭疽病是辽宁省葡萄生产上的重要病害之一,已对多菌灵产生抗性。本文在广泛调查和病原采集的基础上,应用了传统的形态学与分子生物学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病原鉴定;建立了葡萄炭疽病菌对多菌灵的敏感基线并测定其敏感性,评估了该病菌对多菌灵的抗药性风险;进行了室内药剂的筛选,从而为农业生产上提高药效,减少损失,病害防治上提供理论依据。获得研究结果如下:1、经对辽宁省主要葡萄产区24个葡萄炭疽菌株致病性测定、病原菌形态鉴定和进一步用rRNA-ITS区段进行序列分析的分子鉴定后,结果表明:引起辽宁省不同地区葡萄炭疽病的病原鉴定为半知菌亚门中炭疽菌属的胶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Penz.)Sacc.)。并用检测出来的ITS序列与GenBank中的核酸数据进行比对。结果显示该菌与已发表的胶孢炭疽菌同源性相似度很高,达到99%以上。这与生物学鉴定的结果一致。2、建立了葡萄炭疽菌对多菌灵的敏感基线,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了这24种葡萄炭疽菌株对多菌灵的敏感性,结果表明:该病菌对多菌灵的敏感性测定值EC50的范围是0.2678μg/mL~2.7312μg/mL,平均值1.14492μg/mL。大部分菌株的抗药性表现为中抗水平(EC50为0.4598μg/mL~2.299μg/mL),仅有一个菌株抗性较高(EC50为2.7312μg/mL),而不同敏感性频率分布呈不规则的正态分布,存在敏感性下降的风险。3、对葡萄炭疽菌在室内进行了多菌灵风险评估。试验结果表明:采用紫外诱导与药剂驯化的方法获得三株抗药性突变体,抗药水平分别是6431.96倍、46.76倍和11.72倍。紫外诱导的两个突变菌株与自然抗药菌株经过继代培养后的稳定性较高,而药剂驯化菌株经继代培养后的稳定性下降的幅度较大。在致病力比较当中,各诱导菌株没有亲本菌株和自然抗药菌株致病力强。在测定各菌株菌丝生长速率、产孢量与孢子萌发率等适合度方面,SJX-U2、SJX-Y1、FML菌株比敏感菌株SJX有良好的适合度,而SJX-U1的适合度较弱。亲本菌株室内竞争力优于各抗药性突变体,在混合条件下有一定的竞争力。菌株SJX和FML对各药剂均无交互抗性,而诱导菌株SJX-U2和SJX-Y1对退菌特没有交互抗性,而对福美双、百菌清、甲基托布津药剂存在正交互抗性。4、对SJX、FML、SJX-Y1这三种菌株进行室内药效试验,结果表明:70%甲基托布津WP、50%退菌特WP、50%多菌灵WP、50%咪鲜胺WP四种杀菌剂的药效抑制率相对较好。考虑价格、毒素、药效等方面,进行不同浓度药剂筛选,结果敏感菌株用1000倍50%多菌灵抑菌率较好,抗药菌株用4000倍50%咪鲜胺抑菌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