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大黄与熟大黄治疗慢性肾衰竭脾肾气阴两虚湿浊证的疗效对比

来源 :南京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yayd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之下,以辨证论治为原则,通过比较健脾益肾、化湿泄浊法配合(生VS熟)大黄对慢性肾衰竭脾肾气阴两虚湿浊证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及相关实验室指标的影响,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差异,探讨生大黄与熟大黄在同一复方中治疗慢性肾衰竭脾肾气阴两虚湿浊证中的优缺点,从而得出疗效更佳的治疗方案,进一步提高中医治疗慢性肾衰竭的效果。方法:选取慢性肾衰竭脾肾气阴两虚湿浊证患者52例,其中服用中药复方中加生大黄8g的患者26例,服用中药复方中加熟大黄8g的患者26例,以4周为一疗程,观察2个疗程。主要观察指标为治疗前后主要症状和体征、血肌酐、尿素氮、肾小球滤过率及血小板等变化情况。结果:(1)熟大黄和生大黄均能够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熟大黄组总有效率76%;生大黄组总有效率42.1%,熟大黄组疾病疗效显著优于生大黄组。(2)熟大黄和生大黄均能够改善患者中医症状,熟大黄组总有效率93.3%;生大黄组总有效率57.9%,熟大黄组症状疗效显著优于生大黄组。(3)熟大黄与生大黄均能够降低患者尿素氮和血肌酐,提高患者血小板,且熟大黄的疗效优于生大黄。(4)熟大黄在副作用发生率上显著低于生大黄。结论:经过对44例慢性肾衰竭脾肾气阴两虚湿浊证患者治疗前后的疗效对比观察及统计,得出大黄在慢性肾衰竭治疗中疗效确切;且与生大黄相比,熟大黄对慢性肾衰竭脾肾气阴两虚湿浊证的治疗更有效,可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实验室指标,副作用发生率也较生大黄低。在临床运用中,只要适应症把握准确,及时处理副作用,熟大黄的治疗更安全、有效。
其他文献
依据砂卵石地层内部顶管受扰动后形成空洞的地质特点,针对地质构造的特殊性在顶管前进行空洞探测;施工过程中进行沉降监测,根据监测数据进行施工控制,不断改良顶进参数,以控
本论文在简单分析了我国通信工程项目监理管理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重点探讨了通信工程项目从项目监理到项目管理转化的实施措施,从项目监理的组织模式和向项目管理转
我国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消费对经济增长的作用趋弱。国内很多学者对此进行了解释,但不尽如人意。然而通过考察消费函数理论,建立模型,从收入差距、居民收入水平以及消费者消
从酸性重铬酸钾溶液的配制、酵母菌培养液与葡萄糖浓度的选择、实验装置的改进等方面对"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的实验进行优化,进一步指出实验所存在的问题,以期共同改进。
硫酸软骨素是生物界广泛存在的酸性粘多糖,广泛存在于动物的器官软骨。以猪器官软骨为原料,采用碱提取和酶解相结合的方法提取硫酸软骨素,利用正交实验对碱提取过程中的温度,
生大黄性味苦寒,重浊沉降,是临床治疗便秘的常用药;熟大黄炮制过后,缓和生大黄峻下作用,增强活血化瘀作用。大黄炮制前后药理作用侧重不同,而且熟大黄炮制后缓和了生大黄峻下
开合运动是地球上一切地质体运动的基本形式。由于开合运动同步统一的特征,它包容了垂直运动与水平运动,故开合运动的内涵更深,应用更广;由于开合运动的相互转换特征,垂直运
<正> 所谓重字,是指一首诗中重复出现的语词,也叫“复辞”。这在古体诗中是很常见的,如韩愈《短灯檠歌》:“长檠八尺空自长,短檠二尺便宜光。……一朝富贵还自恣,长檠高张照
期刊
甲状腺癌尤其是分化型腺癌,对化疗和放疗均不敏感,为手术后寻求合理的内分泌治疗手段,我们对120例分化型腺癌行患叶+峡部切除术后分4组,即不服药或服不同剂量的甲状腺片,观察服药后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