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村卫生事业是我国卫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中明确指出,要“坚持以农村为重点的卫生工作方针”,进一步明确了农村卫生的地位和重要性。农村基层卫生服务体系的主要职责是:为农村居民提供以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为主要服务内容的,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基本卫生服务。
我国农村基层卫生事业的发展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过程。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农村地区逐步建立起由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机构组成的三级医疗预防保健网,积极推行初级卫生保健服务,为农村卫生事业的蓬勃发展和农民健康素质的迅速提高,做出了显著非凡的贡献。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受到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城乡经济二元化以及过度市场化倾向等因素的影响,政府对于农村基层卫生的公共责任和卫生服务公益性严重弱化,农村基层卫生服务网逐渐出现衰落、瘫痪迹象,城乡之间卫生服务差别和居民健康素质差距不断扩大,这已经成为阻碍农村经济社会健康、协调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构建完善的农村基层卫生服务体系,加强对新时期农村基层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的研究,无论是对保护和增进农村居民的身体健康,促进整体卫生事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还是对维护整个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与稳定,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积极促进作用。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是,从公共物品或公共服务公平性提供的角度,揭示当前我国农村基层卫生服务体系存在的问题,深入分析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和症结所在,提出重新构建和完善农村基层卫生服务体系的六个基本原则和八项措施,即坚持以人为本、政府主导、公益性质、公平优先、城乡统筹、功能定位的原则,落实初级保健立法、完善投入机制、促进功能回归、提升队伍素质、转变服务观念、创新运行机制、加强绩效评价、畅通需求表达的措施,提出一条途径和模式选择,即积极推进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为进一步发展农村卫生事业、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卫生保健制度提供政策参考和对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