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课题将以苦荞种子为原料,通过对种子进行超声水浴、改变浸种条件及在萌发过程中增加紫外照射等处理,观察各处理条件对苦荞萌发效果的影响,并对苦荞萌发物中的总黄酮含量、相关酶活进行测定,分别研究不同发芽因素及合成途径中有关酶的活性与黄酮合成量之间的相关性;同时对苦荞萌发提取物的抗真菌、抗过敏、抗肿瘤等生理活性进行检测。1、在本实验室研究成果基础上,在最适宜的温度、湿度条件下,通过对苦荞种子超声水浴、采用CuSO4浸种和ZnSO4浸种以及在萌发过程中增加紫外照射等处理来萌发苦荞,萌发7天后的研究结果表明:超声水浴处理6min、采用浓度为0.01%的CuSO4和0.05%的ZnSO4浸种可以使苦荞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势达到最高,同时鲜重也达到最高;紫外照射对种子的发芽率没有显著影响,每天紫外照射1h对芽长的抑制作用不大明显,但可以使鲜重增加。2、萌发前对苦荞种子超声水浴处理6min,采用0.01%的CuSO4浸种和0.05%的ZnSO4浸种,都能明显刺激次级代谢产物黄酮的合成,在萌发过程中每天增加紫外照射1h也可显著提高黄酮生成量;苦荞萌发提取物中总黄酮含量随萌发时间的增长呈上升趋势。在萌发期PAL和CHI的活性变化没有相关性,PAL活性呈二次曲线变化,而CHI活性变化呈线性关系。在萌发前期,苦荞黄酮含量迅速增加的原因是PAL和CHI等共同作用的结果;随着萌发时间的增加,CHI活性的提高可能是促进黄酮含量增长的主要原因。3、针对萌发过程中总黄酮含量增加,采用了HPLC法测定萌发苦荞芽中芦丁、槲皮素含量。随着萌发时间的延长,芦丁含量逐渐增加而槲皮素不断降低,值得一提的是,在第三天,芦丁和槲皮素含量接近1:1。4、不同萌发天数的苦荞芽提取物对供试真菌的抑制效果不同,苦荞萌发物对酵母菌(yeast)和青霉(Penicillium glaucum)没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草莓灰霉(Botrytis cinerea)的抑制率要高于冬枣浆胞病病菌(Alternaria Nees ex Wallr),且抑菌性与黄酮含量存在剂量效应关系。苦荞萌发提取物对真菌孢子形成有抑制作用,可使菌体内可溶性蛋白质含量降低。5、以苦荞芽粉为原料,采用啮齿动物实验模型对其抗过敏活性进行研究。通过制备Wistar大鼠腹腔肥大细胞悬液,检测不同萌发天数的苦荞芽粉的乙醇提取物对组胺释放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苦荞萌发提取物对化合物(Compound 48/80)引起的大鼠腹腔肥大细胞的组胺释放均有抑制作用,且抑制率高于苦荞种子的乙醇提取物。其中,以萌发3d的苦荞芽粉的抑制效果最好。芦丁和槲皮素对组胺释放均有抑制作用,且槲皮素对组胺释放的抑制作用强于芦丁。6、采用MTT方法检测,苦荞萌发提取物对A549肺癌细胞的增殖均有抑制作用,其中萌发3天的苦荞样品对肺癌细胞的抑制率最高。芦丁、槲皮素对肺癌细胞的生长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槲皮素的抑制效果效果明显优于相同浓度的芦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