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棍徒作为明代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其自身规模经历了从小到大的演变过程,在社会发展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明代棍徒不断滋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政府建立的基层管理体系职能弱化、商品经济发展对人们物质欲望的刺激等因素都加速了棍徒群体的膨胀。以嘉靖朝为分水岭,前期是棍徒群体的发展阶段,到了嘉(靖)万(历)年间,棍徒群体便形成规模了,而且其组织并参与的活动几乎渗透到了明代政治、经济、军事、社会等各个层面,他们上借权贵之势、下与胥吏为伍,扰乱明代正常的政治、司法秩序;再则便以巧取豪夺之法,破坏商品交易规则,侵吞盐课、商税等,损害了国家利益;又混入行伍、危害军政,不仅靡耗军储,而且在某种程度上造成了军队战斗力下滑,侵蚀着明朝的国防体系。明中期以来,统治者为整顿国家秩序,加强对社会的控制,不断完善对社会不法活动的预防与惩处机制,但终究由于国家机器运转效率渐次降低,导致这些措施往往收效甚微,未能实现统治者的意愿。直至明末,各种社会矛盾不断激化,进一步加剧了棍徒群体的活跃程度,明朝政府已基本失去了从官方层面控制棍徒活动的可能性。可以说棍徒活动对明代社会的发展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因此研究棍徒也为我们理解明代社会状况提供了一个别样的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