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WBC、N%、CRP、PCT、IL-6在慢性肝病患者合并细菌性感染不同时间段的诊断价值。方法:本研究回顾性收集2013-2016年入住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肝病中心的慢性肝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慢性肝病患者包括慢性病毒性肝炎、肝豆状核变性、自身免疫性肝病、肝硬化、肝衰竭及肝脏恶性肿瘤等,根据是否合并细菌性感染,分为非感染组和感染组。非感染组收集入院时和怀疑感染但未诊断感染时的血清白细胞计数(white blood cell count,WBC)、中性粒细胞比例(Neutrophil percentage,N%)、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水平。感染组纳入在采血之前有发热的感染患者,包括社区获得性感染及院内获得性感染,根据其不同采血时间将其分为两组,分别为采血时间距离发热时间6小时之内(发热<6h组)和大于6小时(发热>6h组)。收集两组患者入院时和发热后首次血清的炎性反应指标,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AUC,area under the receiver-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曲线分析各指标在慢性肝病合并细菌性感染不同时间段的诊断价值。结果:本研究最终纳入700例慢性肝病患者,非感染组患者共246例,感染组患者共454例,其中发热6小时之内抽血患者355例,发热6小时之后抽血患者99例。非感染组患者其WBC中位数水平在5.42×10~9/L,N%中位数水平在66.00%,CRP中位数水平在14.72mg/L,PCT中位数水平在0.20ng/ml,IL-6中位数水平在23.24 pg/ml,分别低于感染组感染时的6.74×10~9/L、77.80%、35.14 mg/L、0.61 ng/ml、91.23 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发热6小时之内IL-6诊断慢性肝病合并细菌性感染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93(95%CI:0.851~0.926),高于N%的0.780和CRP的0.6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值分别为3.607、6.160,均P<0.05)。IL-6最佳诊断截点为57.38 pg/mL,灵敏度为84.63%,特异度为79%,阳性预测值64.7%,阴性预测值91.90%,阳性似然比4.03,阴性似然比0.19。发热6小时之后PCT诊断慢性肝病合并细菌性感染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676(95%CI:0.633~0.717),高于IL-6的0.652和CRP的0.65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1、慢性肝病合并细菌性感染患者的CRP、PCT、IL-6水平高于慢性肝病无感染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在感染早期(发热6小时之内),血清IL-6在诊断慢性肝病合并细菌性感染患者优于WBC、N%、CRP、PCT。故IL-6可作为感染早期标志物。3、在感染后期(发热6小时后),血清PCT对慢性肝病合并细菌性感染的诊断价值与其它炎症指标(IL-6、CRP、WBC、N%)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