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农业人口转移成因及对策研究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ridek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党的十九大提出“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即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把我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最大的难点在农村,打好脱贫攻坚战难点是农民的收入增长,而农业人口向城市转移是提高农民收入的重要手段之一。湖北省是一个位于我国中部的农业大省,农业劳动力资源相对丰富,地理位置处于中部,因此,湖北省在农业人口转移有一定的相对优势。截至2016年底,湖北省人口总数5902万,农业劳动力为1832万左右。湖北省农业劳动力的转移在湖北省打好脱贫攻坚战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因此,研究影响湖北省农业劳动力转移的因素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试图在理论与实践结合原则指导下,研究湖北农业劳动力转移影响的因素,为促进湖北省农业劳动力合理转移的政策建议。首先,本文系统分析国内外在该领域的研究现状,并对相关等概念进行了研究与界定,为论文的后面的研究提供了基础。其次,通过了解当前湖北省农业劳动力转移的历史和现状,并对湖北省农业劳动力转移的特点进行了分析,初步得出了湖北省农业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再次,在刘易斯二元经济理论和托达罗模型的框架下,结合现实情况对农业劳动力转移进行了理论分析。最后,在理论分析结果的基础上,结合湖北省的实际情况,对影响湖北省农业人口转移的原因进行定性分析;并通过实证研究检验了影响湖北省农业劳动力转移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城乡收入差距与小学毕业生升学率是影响湖北省农业劳动力转移的最重要原因;另外,第一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与城镇失业率对湖北省农业劳动力转移的有次重要影响;而城镇化率与农业劳动力人均播种面积对湖北省农业劳动力转移的影响则相对较小。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深化体制改革,建立湖北统一劳动力市场、改革土地和户籍制度、完善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体系。增加湖北农村教育投入,提高农民工素质。高质量地发展城镇经济,改善农民工就业环境。
其他文献
在中国快速城镇化的背景下,对乡村意义空间的认识能够帮助理解社区居民与居住环境之间复杂的心理联系,为缓解搬迁改造过程中非经济因素引起的社会矛盾提供思路。本研究利用半
近年来低碳城市逐渐成为众多学科关注的焦点所在,国内外学者从多个角度对其开展一系列的理论与实证研究,但从微观层面深入探讨城市交通碳排放的影响机理的研究相对较为缺乏。
教师教育决定一个国家教师的质量。提高教育实践质量成为提高师范生培养质量的突破口。美国的临床实践型教师教育模式与芬兰的研究型教师教育模式各有所长,都值得借鉴。"教育
对生于高海拔地区的地衣类中药长松萝Usnea longissima的药材性状、组织构造进行了研究,搞清了组织的分层范围和藻细胞的种类及特征,为该药的鉴别和开发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陶渊明一直是文人和学者关注的话题之一.陶学在解放初,出现庸俗社会学和机构唯物论的倾向,其研究走入误区;文革期间,又受到极"左"思潮的严重干扰,"唯阶级斗争"论的影响,陶学
在新时期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广西边境地区的脱贫任务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的重要战略要求之一。对于广西边境地区的扶贫攻坚任务来说,旅游扶贫作为一个重要渠道,需要得到有关部
在未来国际冲突的风险、危机的传递可能、内在系统性金融风险以及与危机并存的战略机遇期交织的背景下,我们应当树立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思维。党和国家的宏观政策和机
徐经世系安徽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主任医师,全国第二、三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导师,从医逾50年,学验俱丰,尤以擅长治疗疑难杂症而称著。现将其运用黄连温胆汤化裁治疗
目的:研究生物钟基因PER2对人类口腔鳞癌SCC15细胞凋亡、增殖、侵袭、迁移的影响与机理。方法:利用RNAi技术构建出3组靶向PER2基因shRNA慢病毒质粒,感染人类口腔鳞状细胞癌SC
【目的】探究水仙(Narcissus tazetta var.chinensis roem)土壤根围微生物组成及其与水仙生长特性的相关性。【方法】分别采集崇明水仙及漳州水仙健康植株根围土壤,抽提根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