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肿瘤是一类严重威胁人类生命的恶性疾病,其原因在于人体自身细胞因为受到各种内在与外界因素的影响,失去正常的生长调节而造成增殖失控。常规的治疗手段包括手术切除,放射治疗,化学治疗,介入治疗,生物治疗等等。但是由于常规的治疗手段缺乏特异性,在杀伤肿瘤组织的同时也作用于正常组织细胞,造成极大的毒副作用,因此肿瘤特异的靶向药物输送尤显重要。由长循环脂质体系统载化疗药物被研究多年,由于其能够通过EPR效应被动靶向肿瘤组织,减少毒副作用,同时能够在循环系统中保护药物不被降解,延长体内循环时间,因而得到人们的重视。在此基础上,如果能够通过肿瘤上特异性标志物的识别,实现脂质体的肿瘤主动靶向,将能够进一步的提高化疗药物的疗效。Tie2蛋白是一种受体酪氨酸激酶,其在肿瘤诱导的血管新生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Tie2蛋白在肿瘤新生血管内皮细胞中表达水平会大大提高,同时Tie2还被部分肿瘤细胞所表达。因此,我们以Tie2为靶点,设计肿瘤靶向的脂质体药物输送系统。靶向药物输送系统的关键在于肿瘤特异性标记物的靶向配体的筛选,由于小分子多肽具有多样性高,免疫原性低,制备简单,成本低廉,结构稳定等多种优点,我们选择了采用噬菌体固相筛选技术,Autodock对接评估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技术以及天然配体Angiopoietin-2受体结合结构域结构分析等多种手段,筛选出能够与Tie2蛋白特异性结合的候选多肽配体PH1及An1,并利用表面等离子共振技术,验证了其与Tie2蛋白的结合能力,并计算亲和常数。为了验证多肽引导脂质体药物输送系统靶向分布的潜力,我们通过连接剂SPDP,利用巯基与马来酰亚胺基的特异性反应,将多肽偶联到DSPE-PEG的聚乙二醇末端,并利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连接产物。我们利用后插入技术,将PH1-PEG-DSPE胶束溶液与脂质体(HSPC:Chol:DSPE-PEG=2:1:0.1)共孵育,制备靶向脂质体。在体外细胞试验中,通过细胞ELISA技术,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技术以及流式细胞术,利用对照多肽PH2, GE11偶联的脂质体以及普通长循环脂质体作为对照,我们发现PH1偶联的脂质体能够靶向Tie2蛋白高表达的肿瘤细胞以及血管内皮细胞,而对Tie2阴性表达细胞结合较低。利用PH1偶联载化疗药物顺铂的长循环脂质体,可以大大的特异性提高顺铂脂质体对Tie2阳性细胞的毒杀作用。除了化疗药物输送系统,我们还针对PH1靶向的基因输送系统进行了研究,通过PH1偶联修饰以及局部超声促进基因转染,达到靶向基因输送的目的,在体外细胞试验中得到一定的效果。与体外系统相比,体内环境远远复杂,多肽与受体的结合受到一系列生理及病理因素的影响。我们将荧光分子Cy5.5偶联于多肽An1以及PH1靶向脂质体,利用小动物活体光学成像技术考察了多肽PH1与An1在体内的靶向行为。我们发现两多肽能够明显的提高肿瘤组织的荧光分布。通过硫酸铵梯度法,我们将广谱化疗药物阿霉素包封进靶向脂质体,PH1的修饰能够提高阿霉素在肿瘤部位的有效浓度,提高了对肿瘤生长的抑制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