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中国当代文学领域里,韩少功无疑是一位具有影响力的乡土作家,其长篇叙事作品《山南水北》的语言十分醇厚、地道。本论文运用语言的界面思维,从界面角度研究《山南水北》在语言层面上的审美特征,并充分挖掘其语言蕴含的传统美学。通过搜集《山南水北》中的汉语特色语素模型,包括零形回指、非施事主语句、双主语句、名词的关系位等。并探究这些汉语特色语素在韩少功乡土叙事作品《山南水北》中所蕴含的审美功能和叙事功能等,将特色语素中的语法空位上升到审美空位,并进入中国传统空位美学和老子哲学范畴,深入挖掘韩少功乡土叙事语言的审美特征。本论文主要从以下章节展开:绪论中,对“界面”进行界定,阐明本论文研究的意义和目的。论述乡土文学以审美为灵魂,并提出问题:乡土叙事文在语言层面上的美感何在?第一章为汉语的空位美学:零形回指,主要从启后性强的和启后性弱的两个方面对其进行分类,并论述零形回指在叙事和美学上的独特价值。第二章为汉语的悖论美学:非施事主语句,主要分为五类:隐含被动句、表示时间、处所、工具和材料的非施事主语句,并论述其逻辑悖论衍生美感、突出语意重点等文学价值。第三章为汉语的节奏句:双主语句,主要分为七类:大主语+小主语、施事主语+受事主语、施事主语+时间主语、施事主语+处所主语、指人主语+指事主语、两个主语复指、两个以上主语,并阐释双主语句所具有的审美价值。第四章为汉语的乐语:名词的关系位,主要从表示时间、处所、工具和价值四个方面对其进行分类,并阐释名词用作关系语而绝非省略了介词,名词的关系位有利于语言的审美及突出语意重点的语用价值。结语,探究以上四种汉语特色语素的主语和宾语哲学,将语法空位升华到审美空位,以期进入中国传统空位美学范畴,进而提炼出韩少功乡土叙事作品《山南水北》在语言层面上的审美看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