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视野中的网络文化

来源 :华南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edvs186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网络文化是指以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和通信技术相融合为物质基础,以比特为载体,借助计算机互联网络,以发送和接收信息为核心的一种崭新文化形态。它是现代高科技与社会文化互动结合的产物,构成了信息时代的一个最为突出的特征,并代表着现代人类一种新颖的生活方式。 本文从美学的视角出发,综合运用美学、文化学、新闻传播学以及网络科学等学科的知识,对网络这一全新媒体进行审视,旨在阐明网络媒体的审美特征,评估网络媒体的美学价值。对这个课题的深入研究,将增进人们对当代生活的理解,增强网络媒体按照美的规律和自身审美品格进行建设的自觉性,确立审美话语对当代生活的平等对话姿态。 第1章从文化的概念谈起,着重论述了网络的文化内涵及网络文化的基本特征,包括了它的技术基础性、虚拟现实化、即时交互性、自由开放的精神和多元一体化。作为一种新型的媒体,网络媒体在语言程式、文本结构以及话语活动等方面都显现出新的特征,展现出新的美学含蕴。总的说来,网络媒体的语言是文字、声音、图像连同动画、电子邮件、BBS等以及一定的支持程序在内的一体化语言。对网络这种新兴的媒体进行文化层面的探究是具有积极意义的。 第2章阐述了网络文化的审美特征。从网络审美的可能和必要入手,为审美话语介入对网络的探讨提供合法性证明。网络既是一种审美工具,也是一个独立的审美对象,并创造出新的审美形式,因此对网络进行审美分析是可能的;对包括网络在内的当代审美文化现象进行审美分析,.是确立审美话语对当代生活积极对话姿态的需要,是促进网络媒体自觉按照美的规律和自身的审美特性进行建设的需要。 第3章则考察了网络文化在审美主体层面的建构。计算机网络作为神经系统的延伸,使当代人在感知、记忆与表达方式上都发生了显著改变。网络作为主体间交往的中介,比以往任何艺术媒介更直接地沟通了个体的感性经验。通过对网络这种新的交流方式中主体特征的认识,进一步揭示出网络美学的基本精神——主体间性。 第4章中将网络活动可以分为三种基本类型:阅读、写作、交互。三者在审美意蕴上体现了在网络中,主客体间情感交流的不同类型,阅读是主体与网络中“物”的交往,写作是主体与“自我”的交往,而交互是与网络中“他人”的交往。第5章从艺术、传播、道德等专业的角度谈到了网络文化的审美取向。网络文化的美学内涵不仅在于开拓了新的艺术形式,更在于揭示了技术媒介在对象、主体和主体间层面上对审美关系的建构。而这种新的文化建构,直接导致了对它的重新价值评估。
其他文献
期刊
阳明学,通常又称之为王学、阳明心学,是由中国明代大儒王守仁所创立的学说,以“心即理”、“致良知”、“知行合一”为其思想主旨。阳明学不仅在中国得到了广泛的传播,还传播到了
介绍一种用于铁路轨道缺陷检测的图像采集与处理系统的硬件设计和软件开发.该系统采用高速线阵CCD在高速运动状态下获取轨道表面的清晰图像,CCD摄像头与采集卡之间采用Camera
本文从梳理康德自我学说入手,确立在认识论、实践领域中的主体性原则。人不是被规定和支配的受动存在,而应被置于世界的中心,哲学的研究方向应该转向人本身。 康德首先将世界
通过全数字调速系统直接调节直流电动机的转速,彻底甩开了发电机组用PROFIBUS通信选件与PLC系统完成PROFIBUS-DP通信功能.改造后提高了设备自动化程度,大幅减少了电能消耗.
作为中国古典园林的三大地方类型之一的岭南园林,其独树一帜的造园风格是岭南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其特征与内涵都突显出它与北方园林、江南园林迥异。 园林美学作为园林学
大棚菜的“二害”即肥分危害 ,高温危害。对大棚菜产量、产值影响很大 ,防治措施如下 :一、肥分危害的防治1.深施肥料。化肥宜深施或溶解在水中施。2.适量施肥。大棚内流失少 ,施
对排除了继发性高尿酸血症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63例及正常血压68人测定其血尿酸水平。表明:正常者血尿酸浓度略低于西方国家。高血压患者则有显著增高(P
本组心电图来源于苏尼特右旗第一小学和桑宝力嘎小学健康蒙族学生,全部受检者均经详细询问病史及体检。选择标准:1.蒙族,年龄7—14周岁,男130名,女120名。2.心脏检查无任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