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大计,幸福为本。民族地区教师幸福感,不仅影响教师工作状态、专业发展和生活品位及生命质量,而且还影响学生成长和学校办学水平,更影响民族地区教育、乃至我国教育事业改革与发展。加强彝族地区教师幸福感研究,对社会进步、教师教育研究、教师队伍建设都有其现实意义。基于国内外研究现状,在己见范围内,目前尚无专门针对彝族地区小学教师幸福感问题的研究,也未见其专门著作,故本研究选择了此课题。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结合访谈法和文献法,以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为例,探讨彝族地区小学教师幸福感的各种影响因素和相关提升策略。研究分四部分:第一部分总论。先阐述研究缘起,简要分析研究背景和问题提出;再从国内到国外对已有研究进行综述;最后说明研究意义和目标及过程,并简要界定幸福感、教师幸福感等核心概念。第二部分现状调查,呈现调查结果。先分析样本基本情况,再分析教师幸福感的问卷调查结果,包括:教师幸福感总体体验水平,教师幸福认知水平,教师幸福行为水平,教师幸福感分别体验水平。结果表明:凉山彝族自治州小学教师幸福感不太乐观。第三部分原因分析,阐述影响因素。分析影响凉山彝族自治州小学教师幸福感的各种因素,包括教师、学校、家庭、社会等各种主、客观因素,尤其对教师主观因素有较多分析。第四部分联系实际,提出对策建议。针对研究中发现的问题和原因分析,从教师自身、学校、家庭、政府社会四大方面,全面提出凉山彝族自治州小学教师幸福感发展策略。强调,提升教师幸福感要坚持:(1)发挥“教师”提升幸福感的主体作用,积极对待教师幸福身份,提高教师幸福认知水平,提高教师幸福行为水平,提高教师幸福体验水平;(2)积极发挥“学校”常态组织促进作用,加强学校文化建设,提高学校管理水平,完善教师外培机制,全面肯定教师价值;(3)积极发挥教师“家庭”持续强化作用,转变家庭经济观念,改进家庭教育方法,改善家庭生活品质,加强家庭文化建设;(4)全面发挥“政府社会”保障支持作用,提高教师社会地位,提高社会道德水平,加强地方文化建设,提高地方经济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