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偏头痛(migraine)是神经内科常见的原发性头痛,以反复发作的单侧或双侧搏动性中重度头痛为主要表现,常伴有恶心、呕吐、畏光、畏声等症状,休息或睡觉后可缓解。偏头痛在人群中发病率和患病率都较高,给患者的生活、学习、工作带来严重影响。世界卫生组织于2001年发布的世界卫生报告中显示全世界有3.24亿的人有偏头痛,并且严重的偏头痛被定义为最致残的慢性疾病,等同于瘫痪、痴呆以及严重精神疾病等。偏头痛发病机制复杂,各种学说各有依据,目前尚未有明确结论。但目前偏头痛发病机制的主流学说倾向于三叉神经血管反射学说,它巧妙地将递质、血管、神经相结合,主要涉及三种机制:血管周围神经释放血管活性肽引起神经源性炎症、供应脑膜的颅内外血管扩张以及中枢痛觉传导的抑制降低[1],神经源性炎症是其中的关键环节。随着炎症因子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学者致力于神经源性炎症因子遗传易感性的研究[2-5],如有研究表明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1、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1A、1B等炎症因子多态性与偏头痛相关。这些炎症细胞因子基因多态性可能造成人类对偏头痛易感性升高。IL-6作为炎性因子在偏头痛的发生中发挥重要作用已得到公认[6-7],近些年来有关于IL-6基因多态性与牙周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等炎症免疫相关性疾病的报道也较为常见,尤以-572G/C多态位点研究最为成熟[8-11],但目前国内外却鲜见该位点与偏头痛发病易感性关系的相关报道。因此我们进行了此方面的研究,试图为偏头痛发病的遗传学研究提供新的线索。研究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病例组共252例,为发作期偏头痛患者,其中包括先兆偏头痛(MA)组84例,无先兆偏头痛(MO)组168例,男性组109例,女性租143例,年龄在17-65岁间。对照组270例,为与偏头痛组在年龄、性别、地域、种族等方面均匹配、无血缘关系的健康个体,男性组116例、女性组154例,年龄在20-70岁之间。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及基因测序技术检测偏头痛组(包括无先兆偏头痛(MO)组和有先兆偏头痛(MA)组)与对照组及二者的亚组中IL-6-572G/C(rs1800796)位点基因型及等位基因的频率分布。采用统计分析软件SPSS17.0分析处理,运用χ2检验计算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分布,以双侧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理论值小于5时采用Fisher确切概率分析。应用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建立回归模型调整炎症性疾病混杂因素的影响。研究结果1、IL-6-572G/C位点C/C基因型和C等位基因频率在偏头痛组与对照组间的分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32.54%、19.63%、X2=12.061、P=0.002,55.56%、45.37%、X2=10.818、P=0.001)。2、C/C基因型和C等位基因频率在亚组女性组间比较,其分布差异仍有统计学意义(21.83%、12.59%、X2=10.187、P=0.006,33.73%、26.48%、X2=10.073、P=0.002)。3、当MO组与对照组比较时C/C基因型和C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4.60%、19.63%、X2=18.172、P=0.000,39.88%、45.37%、X2=17.307、P=0.000)。4、对该位点的C/C基因型频率分布进行条件Logistic回归校正后,在偏头痛组与对照组中差异仍有统计学意义(OR=22.861,95%CI:5.218-27.098,P=0.023)。结论IL-6-572G/C位点基因多态性与中国东北地区汉族人群偏头痛发作相关,C/C基因型提高了中国东北地区汉族人群偏头痛的易感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