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无论从地缘关系还是历史关联上看,日本之于中国都具有一种特殊的重要性,这种重要性曾让这两个国家亲如挚友,也曾让这两个国家仇如宿敌。仅以20世纪为例,虽然两国在战火纷飞之后迎来了友好相处,但曾经的伤痛并没有完全愈合,两国关系一波三折的面貌并没有改变。  
 国家间的交往并非单纯是政治家的游戏,在中日之间尤其如此。进入21世纪以来,发生在两国之间的摩擦在民间表现愈演愈烈。我们对于这个近邻到底有着怎样的印象?这种印象是如何形成的?本研究试图通过回答这一问题,为未来的中日关系提供现实指向。  
 针对大学生及其父辈的调查表明,中国年轻一代对日本的刻板印象呈现出明显的分裂性——一方面,日本作为政治上的侵略者形象存在,具有攻击性与敌对性;另一方面,在经济和文化上,日本的发达与中西兼收又具有强大的示范效应。同样,日本人也是一个矛盾的群体,即具有团结、礼貌的积极面,又具有男权、好色的消极面。  
 相比年轻一代来讲,父辈对日本及日本人的评价稍显温和,但并无明显区别,区别主要表现在两代人形成对日印象的途径上。调查表明,亲身接触、周围人的影响在父辈身上表现更加明显,而历史教育及大众媒介的灌输对年轻一代影响更大。  
 着眼于未来,年轻一代都对历史教育及媒介灌输表现出了一定的质疑,对待日本的情感隔阂并没有阻挡他们去接近、观察这个国家的积极性。这再次提醒我们,对一个陌生的国度来讲,既有的刻板印象是一把双刃剑,它既是我们形成判断的基础,又可能遮蔽我们的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