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堂评价语言是课堂教学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师生对话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课堂评价最主要的工具,是教师进行课堂评价的关键,合理高效的课堂评价语言,能够发挥促进学生学习和改善教师教学的作用。教师的课堂评价语言具有极强的示范性,语文课程又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教师的评价语言对学生的语言建构有着直接的影响,这就对语文教师的课堂评价语言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往往将关注点更多地放在教学活动的组织和展开上,重视讲授语言的设计,没有给予评价足够的关注。因此,笔者尝试对初中语文教师的课堂评价语言进行研究分析。本研究在查阅和梳理文献资料的基础上,深入一线语文教学中进行课堂观察,旨在通过课堂观察了解初中语文教师课堂评价语言运用的真实状况。笔者随机选择了L中学的20节语文课进行观察与记录,通过现状调查,了解语文教师对课堂评价语言的认识与运用情况,发现其中的优点与不足,并针对问题提出建议,以改进初中语文教师对课堂评价语言的应用状况,完善课堂评价语言体系,为一线语文教师改进课堂评价语言提供参考。围绕研究主题,本文主要包括以下五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对本研究做整体说明。本次研究遵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研究思路,主要采用文献分析和课堂观察的研究方法,研究的主要内容是初中语文教师对课堂评价语言的认识及运用状况。第二部分是相关理论概述。首先,详细阐述课堂评价语言的内涵,将其定义为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的语言、行为或情感等做出评价时所使用的语言;其次,对课堂评价语言具有的诊断与反馈、肯定与激励、调控与发展的作用进行分析;最后,从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性质出发,分析语文教师课堂评价语言的特点及运用评价语言时需遵循的原则,包括激励性原则、过程性原则、准确性原则和多样性原则。第三部分是现状研究,主要采用了课堂观察法,制定初中语文教师课堂评价语言观察量表,设计研究方案并实施,通过对研究结果的分析发现L中学语文教师在运用课堂评价语言中存在的问题:一是盲目鼓励,缺乏客观性评价;二是笼统重复,缺乏针对性评价;三是注重结果,缺乏过程性引导。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是教师对评价语言的认识不足,运用评价语言的能力不够,具体表现为:对评价语言缺乏足够的重视,在课堂运用中存在功利主义倾向以及缺乏具体的方法指导。第四部分是在现状研究的基础上,针对上述问题提出改进建议:一是实事求是,遵循评价语言的客观性;二是因人施评,注重评价语言的针对性;三是重视过程,发挥评价语言的引导性。第五部分是结语,对本次研究进行归总结。课堂评价语言作为师生对话的一部分,其意义超出了语言本身,高效的课堂评价语言能使课堂教学的质量得到极大的提升。因此教师必须给予课堂评价语言足够的重视,必须做到合理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