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Cosplay是ACG文化的主要附属文化之一,现今已衍生为一种新兴的行业,并且在ACG文化产业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随着近几年国家对文化创意产业的大力推动,Cosplay更是以越来越快的速度风靡于青少年群体。他们将自身装扮成喜爱的动漫或游戏人物,在各大漫展上走秀表演,或是在网络上分享COS作品。不少人对Cosplay有些难以理解,因为大多数Cosplay造型既夸张又怪异,但青少年Cosplay风潮无疑已蔓延至了全世界,是近年来青少年众多流行文化中的亮点,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本文运用巴赫金的狂欢理论进行考察,对目前在青少年群体中风靡的Cosplay文化进行了较为深入地分析,揭示了Cosplay文化的狂欢特征和双重本质。本文首先介绍了本选题的研究缘起和意义,对Cosplay文化和狂欢理论进行梳理,并论述了本文研究思路和方法;其次从Cosplay文化青春狂欢和独特性入手,在狂欢人群、狂欢广场和狂欢面具三个方面对其所展现的狂欢盛景展开分析;之后对Cosplay的狂欢意蕴进行解读,揭示了Cosplay与狂欢式世界感受和狂欢化精神的契合之处,分析了在Cosplay中展现的自由亲昵的人际关系、加冕和脱冕仪式、无处不在的笑声、怪诞形象、戏仿和恶搞形式等所蕴含深刻的狂欢特质。最后,从狂欢的双重性逻辑入手,指出Cosplay所具有的诙谐世界观和颠覆上层的性质在很大程度上更是一种对自我的抚慰,是满足青少年情感宣泄的避世之法和安全阀门式的抵抗力量,且在青春张扬下还存在着种种狂欢的暗面。笔者最终认为Cosplay是青少年在游戏之下的成人仪式,尽管Cosplay的表现形式出现狭隘化、庸俗化和贫乏化,存在青少年们精神层面的迷失和狂欢式世界感受的式微,但Cosplay对于青少年角色意义的重构、对自我的展现及对理想状态的追求仍有着不可多得的价值和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