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优质高产牧草和饲料作物的大面积种植和推广利用,对促进泰安市种植业结构向三元种植结构的转变,大幅度降低养殖业成本,促进外向型经济的发展,提高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和改善生态环境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从泰安市的实际出发,对部分优质高产牧草和饲料作物进行了品种引进、适应性筛选的研究,在此基础上分别对牛、羊、猪等进行了饲养试验验证,同时进行了三元种植模式的比较分析,探索出了一条符合本地生产实际、经济效益高的三元种植模式。通过对从美国引进的6类牧草种、21个品种进行的适应性和比较试验可知,苇状羊茅品种Kajun的总干草产量最高;紫花苜蓿在所有对比品种中居中等水平,但WL323在参试的12个苜蓿品种中干草产量最高。苇状羊茅kajun品种和紫花苜蓿WL323还表现出对当地自然条件和环境气候条件的较强适应性,可以在当地大面积推广。采用分期播种试验研究比较了2~7不同休眠级苜蓿的生长特性和生产性能,结果表明:苜蓿的休眠性与生育期、生长速度、再生性、越冬率、产草量关系比较密切;休眠级2~7的六个苜蓿品种均可在当地种植,其中休眠级4和5的两个品种表现最好;水肥条件较好或具有灌溉条件,宜进行短期粮草轮作的区域,可以选择休眠级5、6的半休眠品种;耕地面积较大,水肥条件一般的区域,应选择休眠级2~4的休眠品种。先后引进、试验推广了高油115、中原单32号、“南顶1号”、墨西哥玉米、冬牧70黑麦、紫花苜蓿等专用饲料作物和牧草品种。通过进行适应性筛选、生育期观察、产量测定、专用饲料玉米带穗青贮的制作示范,解决了作物栽培、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及收获利用等方面的技术问题,并成功推广了适合当地种植条件的系列优良品种。利用冬闲地播种冬牧70黑麦的试验示范,不仅为半山区、丘陵地带冬闲地的利用,提供了经验,而且指出了一条冬春缺青季节能提供优质青绿饲料养畜的途径。通过对各种模式综合产量以及经济效益的分析比较得知,粗蛋白质产量模式1、2、3均比模式4高,其中模式2最高;模式2毛收入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