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框架内,借鉴哲学、文化学、传播学和社会心理学等有关理论,融合多学科的研究方法,运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思维方式,首先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进行历史和现实考察,从理论诉求、实践方式、传媒整合、话语转换等多维视角,深刻反省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困境与问题根源。其次,把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置于现实社会语境中进行结构的优化,客观分析当前传播媒介的发展和社会舆论环境的现实,深入研究受众的思想心理、知识结构、接受习惯和媒介选择偏好等。在此基础上,探寻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文化载体和运作方式,提出可操作的文化传播原则和方法。再次,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话语系统和不同受众的话语系统进行深入分析,探索两者之间的契合点,研究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话语转换机制。最后,思考如何提高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者素质,使其具备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文化自觉和实践能力,并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保障机制和评价机制提出设想。为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整体进程和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供有力的理论指引和行动智慧。本论文共分为六章,具体展开如下:第一章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学理阐释。从学理的维度阐释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基本问题。首先,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概念给予界定,并着重阐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成立的意义空间:符号含义的共通理解,文化境遇的大致接近,交往心理的认同契合。其次,从传播学视域分析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特点:传播主体的大众化,传播载体的多样化,传播对象的多质化,传播内容的通俗化。最后,从文化哲学视域分析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现实旨归:立足生活世界的现实根基,激发受众情感的心理认同,注重主体精神的实践理路,追求交往理性的认识融通。第二章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历史回顾。从历史的维度,深入总结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历史。任何问题的研究都不能抛开历史和隔断历史。虽然历史上没有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之名,但是有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之实。为此要深入分析与总结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范式演变、历史逻辑和成功经验。第三章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现实审视。从现实的维度,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过程中的现实困境与问题根源:第一,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面临着精神诉求的困境、实践方式的困境、传媒整合的困境和话语转换的困境。第二,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困境的问题根源在于传播主体的“僭越”与受众的“遗忘”、文本魅力的“衰微”与阅读的“失真”、理论解读的“局限”与现实的“消解”。第四章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结构优化。解决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问题,首先需要建构和完善“传播结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系统结构”即传播运行过程中的构成要素或子系统,包括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主体、受众、载体、环境等,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需要建构和完善“传播结构”,首先,理清这些要素在系统结构中各自所处的地位、作用和角色。其次,分析系统结构中要素运行的过程及其矛盾。最后,对传播结构进行优化,使各个要素的功能得到最大的发挥。第五章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方式选择。传播方式问题是目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方面存在的最主要问题。马克思主义是一种好理论,但是,在实践中存在着思维方式和传播方法的不合理,往往导致人们在接受上出现问题,大众化传播方式应当是符合大多数人的欣赏情趣、接受口味的传播方式,它与大多数人的接受能力、认识水平、兴趣指向和心理需要应当是相适应的。因此要研究:第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思维方式。第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方法应用。第三,思维方式和方法应用的辩证关系及其合理性建构。第六章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机制探寻。合理的传播方式要通过科学的运行机制才能达到目的并以此作为保障使其顺利实施。第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话语转换机制。探索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文本理论话语向通俗叙事话语、主流文化话语向大众文化话语、意识形态话语向日常生活话语转换的思路。第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长效工作机制。深入思考各级领导者和理论工作者如何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文化自觉和行动自觉,深入思考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社会政策。第三,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效果评价机制。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效果评价包括评价主体、评价标准、评价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