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完善,科学立法与民主立法成为当今时代的主流,我国立法工作的重点也逐步从“加快立法”转变为“完善旧法”。近年来地方立法权逐步扩大,地方立法数量激增,在促进地方法治建设的同时也滋生出一些影响立法质量的问题,如何有效避免立法资源的浪费、维护法制统一成为当前地方立法工作的重点内容之一。针对施行一段时间后的地方立法展开评估是促进良法善治的重要举措,科学的评估结论可以使地方立法质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完善,科学立法与民主立法成为当今时代的主流,我国立法工作的重点也逐步从“加快立法”转变为“完善旧法”。近年来地方立法权逐步扩大,地方立法数量激增,在促进地方法治建设的同时也滋生出一些影响立法质量的问题,如何有效避免立法资源的浪费、维护法制统一成为当前地方立法工作的重点内容之一。针对施行一段时间后的地方立法展开评估是促进良法善治的重要举措,科学的评估结论可以使地方立法质量得到有效提升。当前,应不断优化地方立法后评估的内容与结构,让优质的地方立法成为解决社会主义法治矛盾的关键利器。目前我国立法学界和地方各省市都相继开展了对地方立法后评估制度的研究与实践活动,也产生了较多研究成果,但是缺少了对评估标准的深入研究。评估标准是评估制度中的关键内容,在对地方立法后评估进行制度化探索时也应在其中对评估标准予以明确。地方立法后评估通过对地方立法的文本质量与实施效果展开评价与审查,以推动地方立法的修改与完善。然而,在地方立法后评估实践中,评估标准的混乱交叉、不成体系、缺乏针对性等问题严重影响着评估的效果和质量。西方国家的立法后评估标准研究起步很早且较为成熟,对我国地方立法后评估标准的研究具有借鉴意义。我国应在学习国外立法后评估相关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地方特色与实际情况开展后评估标准的深入研究。完善地方立法后评估标准的重点在于构建科学有效的地方立法后评估标准体系。作为开展评估的基础,评估标准直接体现着评估内容,也决定着评估发展的方向。地方立法后评估标准体系的建构不仅要有理论依据,还需要有实践的参考价值。首先,为解决当前我国地方立法后评估标准现存问题,在体系构建时应明确选取地方立法后评估标准的基本原则。其次,结合地方特色与实际情况优化地方立法后评估标准体系的组织结构,有层次的设置和划分评估标准及指标,借助评估值进行量化评估,促进评估标准的体系化。最后,以合法性、合理性、可操作性、技术性、实效性标准细化丰富地方立法后评估标准体系的内容。
其他文献
我国当下面临严峻的低生育率危机,近几年出生率每年都在下降,为改变我国人口结构,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尽可能扭转出生人口下降的趋势,计划生育政策历经多次调整。2013年“单独二孩”政策颁布实施,但预期中的出生高峰并未出现,2015生育再次调整,改为“全面二孩”政策,于2016年1月1日正式实施,可5年后,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又一次调整生育政策,“三孩政策”出台实施。在这其中,“全面二孩”政策为我国严峻的
被称为“后殖民小说教父”的萨尔曼·拉什迪是当今世界文坛中最高产的作家之一,从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开始,其创作在内容和风格上都呈现出显著的变化。尽管这种变化从表面上来看颇具戏剧性,但却是一个动态的、持续的过程。同时,由于拉什迪的创作始终与其生活经历和具体的时代背景有着密切共振,因而在转变进程中还显示出纠结、矛盾甚至是反复的倾向。本文通过纵向地考察其创作的发展变化及内部的连续性与一致性,以期多方面、多角度
随班就读是中国特殊教育体制改革中常见的一种安置残障儿童接受教育的形式,随班就读既是残障儿童享受教育较为有效的途径也是无歧视和尊重残障儿童受教育权利最直接的体现。2017年五华区教育局在国际救助儿童会和云南省特殊教育资源中心的帮助下积极构建残障儿童随班就读支持保障体系,在改善和提高残障儿童随班就读质量方面取得了非凡成效。本文关于五华区残障儿童随班就读支持保障问题的研究是立足于救助儿童会在五华区开展的
目的:通过建立溃疡性结肠炎相关癌变(ulcerative colitis associated carcinogenesis,UCAC)小鼠模型,观察四君子汤干预前后小鼠结肠组织巨噬细胞中铁死亡的现象以及活性氧、铁死亡相关蛋白PRXD6的变化,初步探索四君子汤对上述变化的影响,为健脾益气法和四君子汤的临床运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数字法将55只小鼠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西药组、中药低剂量组、中
习近平总书记曾经一贯明确强调,在深入推进特色社会主义国家建设和发展国家主义现代化伟大实践的新过程中,我们仍然需要始终把加强教育教学工作建设放在重要的国家战略核心位置。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明确指出,对于办学体制以及教学管理需要深化改革,进一步激发教育事业的活力和生机。幼儿园是人生教育的开端阶段,是后期义务教育和基础教育扎根和巩固基础的关键阶段。然而过去幼儿园教育一直是我国教育体系中极为弱势的环节,幼儿园
自古素有“九州腹地、十省通衢”之称的河南,不仅是全国重要交通中心,还是多民族聚居的大省,这里聚集着55个少数民族。蒙古族是河南省第二大少数民族。河南省下辖的南阳市是一个较大的少数民族聚集地区。镇平县晁陂镇是南阳地区蒙古族最早聚居且人数最多的一个乡镇。蒙古族远离北方游牧草原进入中原,实现了由“游牧”向“农耕”的转变,在共同地域和生产方式发生变化之时,蒙古族是如何通过“刮骨疗伤”的方式与周边汉族实现共
随着农作物种质资源数量的不断增加,种质资源交流的日益频繁以及种质资源利用的逐步深入,农作物种质资源数据库的建设对农作物的应用研究和基础性研究以及对品种改良至关重要。我国甘蔗种质资源数据存在资源保存分散、规范化处理不到位等问题,导致数据滞后、数据信息网络设施薄弱、数据共享利用困难。因此,对现有的甘蔗种质资源信息进行收集和规范化处理,并建立甘蔗种质资源查询系统,对促进甘蔗新品种育种进程和提高种质资源利
基因研究的深入和基因科技的快速发展,催生了人类基因增强的想法。基因增强为人类能力提升和生命延长带来了希望,但也对法律和生命伦理产生了巨大冲击。优生论、治疗目的论和超人类主义论等,在构筑人类基因增强理论支撑的同时,也隐含着生命伦理法方面的担忧。从生命伦理法的角度看,人类基因增强具有挑战人的自然属性、人格尊严、人格自主性、平等正义以及人类安全等重要价值的嫌疑。因此,应当将人类基因增强技术的运用纳入生命
幸福既是人类追求的终极目标,也是人类探讨的永恒主题。随着经济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幸福感研究成为各个学科领域重点探讨的课题,其中经济收入与幸福感之间的关系引发了研究者们的热烈讨论。传统经济学认为,幸福是财富最大程度地积累,但肃南县明花乡裕固族村落居民的“穷欢乐”精神中隐含的相关关系却与其相悖,因此讨论裕固族村落居民“穷欢乐”的形成原因及其内涵不仅可以丰富我国现有的居民幸福感研究,同时也是对我国民族地
基因增强是近年来国内外研究的热点之一,基因增强在有望治疗人类基因性疾病和提升人类能力、性状的同时,也引发了一系列伦理问题。从伦理视域展开,支持基因增强的一方从人性的开放与未完成状态出发,提倡将基因增强作为人性向善与促进社会公平的一种有效替代方案,并且认为基因增强并不必然导致不平等,相反,基因增强还有助于道德提升。反对者则从人性的完整性出发,认为基因增强给人的尊严带来挑战,会造成人类身份认同危机,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