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1)揭示夜间哮喘患者肺功能和呼吸驱动的昼夜节律;(2)探讨炎症介质LTE4的昼夜变化规律,从而揭示夜间哮喘发病机制;(3)阐明LTE4与肺功能及呼吸驱动的相关性。 对象与方法:本试验研究对象分三组:夜间哮喘组、哮喘非夜间发作组、健康对照组。哮喘诊断符合GINA2002方案,严重度为1~4级,扩张试验或激发试验阳性。夜间哮喘组跨夜PEF变异率≥15%,哮喘非夜间发作组跨夜PEF变异率≤10%。入选者均经睡眠监测排除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分别于4时、8时、16时、22时测定肺功能与呼吸驱动指标。每例研究对象行心电监测,测定昼夜平均心率。嘱患者24小时分别留取9AM~3PM、3PM~9PM、9PM~9AM三段尿,测定尿中LTE4浓度(EIA方法)。同步测定三段尿肌酐(Cr)浓度,终结果以尿LTE4浓度/尿Cr浓度(pg/mg creatinine)表示,以排除饮水量、尿量等肾排泄因素影响。 结果:(1)肺功能动态测定结果:本研究通过动态测定肺功能(PEF、FEV1%、FEV1%FVC、MVV、Vmax25、Vmax50)发现夜间哮喘组与健康对照组均显示16时的肺功能较4时好,但健康对照组两时间点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夜间哮喘组有显著差异(P<0.05),未发现哮喘非夜间发作组肺功能夜间显著降低。(2)呼吸驱动动态测定结果:通过动态测定呼吸驱动发现夜间哮喘组P0.1与肺功能相反,凌晨4时最高,而16时降到低谷, 天津医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但两个时间点PO.:差异无显著性(P>0.05);TIN/T TOT4时最低,16时最高,即夜间吸气时间短,而呼气时间长。未发现哮喘非夜间发作组及健康对照组PO.,、T工N/T TOT具有昼夜节律,且日最高值与最低值无显著差异(P>0.05)。(3)肺功能与呼吸驱动的相关性分析:夜间哮喘组夜间肺功能的降低与呼吸驱动的升高呈显著负相关(P<0.05)。(4)迷走神经紧张性分析:通过监测昼夜心率计算昼夜平均心率,间接反映迷走神经紧张性,结果显示三组夜间平均心率都低于白天,但均无显著性差异 (P>0.05)。(5)尿LTE4(pg/mg ereatinine)浓度:通过动态测定gAM一3PM、3PM、gPM、gPM、gAM三段尿中LTE4浓度发现,夜间哮喘组与哮喘非夜间发作组LTE4浓度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其中,夜间哮喘组gPM、gAM段浓度明显高于其它各段,而另两组未发现明显的昼夜改变。(6)夜间哮喘患者夜间LTE4的增高与肺功能及呼吸驱动的变化无显著相关性 (P)0 .05)结论:(1)夜间哮喘患者肺功能存在昼夜节律,16时达峰值,凌晨4时降到低谷。(2)夜间哮喘组Vmax25、Vmaxs。夜间显著降低,提示我们小气道阻塞程度增强是夜间哮喘特征之一,此结论在相关文献中尚未见报道。(3)哮喘患者呼吸驱动显著高于健康者。哮喘组与健康组呼吸驱动均未发现明显的昼夜节律。 (4)夜间哮喘患者夜间肺功能的降低与呼吸驱动的升高呈显著负相关,此结论在相关文献中尚未见报道。(5)夜间哮喘组与哮喘非夜间发作组尿中LTE;浓度均高于健康对照组,且夜间哮喘组尿LTE4浓度存在昼夜节律,夜间(gPM“gAM)显著高于白天,提示白三烯是哮喘的重要炎症介质,且与夜间哮喘的发生密切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