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资本市场经过几十年的改革、发展和完善,其在资源配置、资金融通和宏观调控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了更好的解决高新企业融资难问题,在筹备近十年之后,深圳交易所于2009年推出创业板,创业板推出当年就有36家企业成功上市,截止2012年底,创业板推出四年来,先后有355家企业成功上市,有效的舒缓了高新企业融资难的问题。然而企业IPO时出现的“三高”现象,也引起了学者、社会和监管当局的广泛关注。数据显示创业板的超募问题比主板和中小板更为严重,由于创业板上市企业本身主营业务单一,市场风险大,大量超募资金给企业经营和资金管理带来了不少挑战,同时企业对超募资金的不规范使用也损害了投资者利益,如何预防企业超募,超募后如何规范企业对超募资金的使用,成了社会各界关注的重点。基于这样的背景,本文通过对创业板超募现象的研究,希望透过超募现象看到引起超募的原因、超募的影响因素以及对超募融资效率进行分析。本文通过对截止2012年底共计255家上市企业的分析,对超募现状有了直观的了解,同时本文选取2009年-2010年底共计153家创业板上市企业作为数据样本,实证分析了导致超募率产生的影响因素,并且运用DEA模型分析了IPO超募融资效率。本文的资料搜集。本文的数据收集主要来源于WIND数据库、CSMAR数据库以及深圳交易所,在对数据处理过程中主要使用EXCEL2007和EVIEWS6.0,太文资料收集方面收集了截止2012年底上市的355家企业的上市数据以及上市前相关的财务数据,在定性分析时候采取的是完整的四年上市公司IPO数据,在定量分析时候采用的是2009-2010年两年的数据,这样能更全面的分析创业板超募现象。本文的研究角度,本文在对创业板超募现象进行研究时,主要通过对2012底上市的355家企业数据的和通过对单年数据的描述性统计,分析创业板的超募现象,同时实证分析方面从超募的影响因素以及超募融资效率两个方面进行实证分析,从不同的角度对超募现象进行研究。本文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本文采取定性论述与定量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创业板超募问题进行研究。首先采取的是定性研究方法,通过对创业板上市4年企业的整体描述,对创业板历史沿革和创业板超募现象有整体的了解,同时也对产生超募的原因进行详细分析,在此基础上通过实证研究方法对创业板超募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和对IPO超募融资效率进行研究,然后将研究结论同假设进行比较,并且对结果进行系统性分析。本文在实证研究方面,对超募影响因素的分析时候,选取多因素进行分析,本文选取了11个影响因素如市盈率、发行费、承销商声誉、企业资产规模、经营年限等,并对解释变量对被解释变量的影响进行假设,在通过实证分析后进行结果分析。在对超募对IPO融资效率影响是,本文采取DEA模型进行测度,在使用DEA模型时,本文对产出数据没有采取简单的删除,而是在阅读相关文献之后根据DEA的原理对负的数据进行无量纲化处理,使得本文样本数据达到完整的153个,也使得结论能够更好地支持前文的假设。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第一章绪论部分,本章首先介绍了本文的选题背景和选题意义以及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等。其次,通过对IPO超募相关理论的国内和国外的研究进行系统性的文献综述,主要从IPO超募理论、IPO超募的影响因素、IPO超募资金的投资方向以及IPO超募融资效率等几个方面进行相关文献综述。最后是本文的论文框架、研究的创新和不足以及未来文章的研究方向。第二章创业板超募现状和原因分析,本章先对创业板的相关情况进行概述如创业板推出背景、创业板发行机制和创业板上市企业的行业分布,接着对创业板超募情况进行概述,从创业板超募的现状、超募产生的原因和超募资金的投资方向进行了研究。通过对创业板的概述我们从制度层面上解释了创业板发行超募的制度来源,通过对2009年10月30日到2010年12月31日上市四年企业超募的描述性统计定量分析了超募的现状和资金情况。同时我们对超募的原因从公司内部和公司外部两个方面进行了相关阐述,具体而言,公司内部原因包括公司股本大小、公司的治理结构、公司的财务状况以及企业运营的时间和企业规模等;而公司外部原因则包括宏观经济运行情况、企业市场运行环境包括政策性法规、市场资金的充裕程度、创业板市场上市公司的数量和创业板市场的规模、保荐人及相关中介机构如律师事务所和会计事务所、投资者(机构投资者、中小投资者)等。在对超募资金投向的分析时,我们发现超募资金缺乏必要的投资渠道,由于法律法规和相关规范性文件的约束使得超募资金的投资渠道单一和收益率不高,通过对法律的梳理和对超募资金投向的研究,我们系统性的总结了超募资金的使用方向并分析了相关原因。第三章创业板超募影响因素实证分析,本章在第二章对超募资金产生原因分析的基础上,通过选取创业板2009年10月30日到2010年12月31日上市的153家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提炼出了11个变量来解释超募率,并通过实证模型对超募率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实证模型的解释变量主要选取企业治理结构的相关指标诸如企业规模、大股东控股比、独立董事比例等,企业财务指标如资产负债率、净资产收益率和资产总额,机构投资者网下收购有效用户数等指标并以承销商声誉和企业规模作为控制变量。同时本文还结合相关理论对解释变量和被解释变量的关系提出假设并通过实证分析检验假设结果。通过EVIEWS6.0对相关系数检验发现解释变量之间不存在显著的相关性,同时通过多元线性回归我们分析了结果对假设的验证情况,并对实证结果进行了相关分析和说明。第四章创业板上市企业超募融资效率分析,本章在第三章对IPO超募的影响因素分析之后,通过DEA分析了IPO超募的融资效率。本章介绍了研究IPO融资效率的DEA(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及其原理,并有针对性的选取了3个投入指标和4个产出指标并解释了指标选取的意义,通过使用DEAP2.1软件分析出了模型综合效率(IPO超募效率)并对IPO超募效率进行了统计和分析。第五章创业板超募的政策建议,本章在前述四章的论述和实证的基础上,通过对前述IPO超募可能带来的危害和隐患的梳理,并有针对性的从制度、中介、发行人和投资者四个层面提出了如何防范和治理IPO超募现象的意见。在此基础上从事前防范和事后监督两个方面对如何防范IPO超募和如何在超募后对IPO超募资金进行监管和发行人如何有效使用超募资金提出了建议。本文的主要观点,通过定性和定量分析,我们得出导致创业板超募的原因既包括公司自身也包括企业外部原因,通过实证分析我们发现引起超募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本文未能将因素予以全部列出,这也是本文以后继续研究的方向。同时通过实证分析发现承销商声誉机制在我国很难发挥作用,承销商声誉不能有效降低超募,这个现象也需要持续的关注。通过DEA模型分析,发现超募导致了IPO融资效率的降低,说明要采取有效措施降低企业超募,来降低资源的不合理配置现象,同时也要加强证券市场自身建设,完善证券市场价格发现和资源优化配置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