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相干光接收机的解偏振复用和相位恢复技术研究

来源 :电子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5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高清视频业务、大规模数据存储业务、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的飞速发展,这些宽带应用将会推动网络流量的持续增加。为了支持未来的网络流量的增长,提高骨干网的容量势在必行。随着100G速率系统已经商业化,人们把研究的目标放到了超100G速率的光传输系统。由于偏振复用技术应用到高速光传输系统中,对系统色度色散、偏振模色散、激光器线宽等损伤的容忍度急剧下降,在光域中进行解偏振复用和信道损伤均衡越来越困难。随着硅基技术的提高,获得采样速率与光传输速率相匹配的模数转换器(ADC,Analog to Digital Converter)成为可能。采用相干光检测技术不仅能够提高接收机灵敏度,还能够利用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克服光信道中的损伤,例如色度色散和偏振模色散。与光域均衡技术相比,电域均衡技术具有均衡性能好,结构简单,响应速度快,通用性强,集成度高等优点。本文研究了偏振复用的16QAM相干光传输系统。对信号和信道模型进行了分析,利用Simulink软件搭建了224Gb/s速率的偏振复用16QAM光传输仿真平台,用以产生进行数字信号处理(DSP, 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的数据。该传输平台可对色度色散、偏振模色散、激光器线宽、ASE噪声等效应进行仿真;利用Matlab搭建了DSP算法仿真平台。由于采用偏振复用技术,在蝶形滤波器进行解偏振复用和偏振模色散(PMD,Polarization Mode Dispersion)均衡过程中会遇到奇异点问题。奇异点问题是指当X、Y两路偏振信号独立采用常模算法(CMA, Constant Modulus Algorithm)收敛时,由于CMA算法对相位变化不敏感引起X、Y两路信号收敛到同一偏振态信号源从而造成其中一路信号丢失的现象。目前常用的解决奇异点的方法是CMA系数重置法。本文提出一种新的避免自适应算法收敛到奇异点的解决方法。通过引入对相位敏感的多模算法(MMA, Multi-modulusAlgorithm),在不增加系统复杂度的情况下,奇异点问题发生的概率为CMA算法的约30%,并仿照CMA系数重置法提出了MMA系数重置法,使平均收敛速度大大提高。在此基础上,本文对CMA、MMA、判决引导的最小均方差(DD-LMS, Decision-directed Least Mean Squares)三种算法的偏振模色散均衡性能进行了深入研究,考察了在不同色度色散、偏振模色散条件下自适应均衡算法的性能指标。最后本文研究了M次方和盲相位搜索两种载波相位恢复算法,并提出了一种优化的前馈载波相位恢复算法用于相干光接收机。通过引入多级结构的载波恢复算法,使得对16QAM信号其算法复杂度降低了约3倍。
其他文献
本课题研究的是一种基于泰曼-格林(T-G)双光束干涉仪原理的光纤加速度计,系统主要包括:中心波长为1.31μm的LD相干光源、起传感作用的光纤柔性盘、光探测器(PIN)、相位调制用的
伴随着我国交通基础建设的迅猛发展,交通荷载引起的高速公路路基长期沉降问题也引起了学者与设计者的重视,如何预测和有效控制沉降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但从研究现状来看,研究多
发展以轨道交通为骨干以常规公交为补充的综合交通体系,是城市客运交通的发展趋势。然而现实中公共交通资源并没有得到高效的利用,作为城市主要公交形式的轨道交通和常规公交缺
传统的视频编码技术一般对视频信号进行单层编码,尽管已经具有相当高的压缩比,却未曾考虑编码后的码流的网络传输状况以及终端设备的处理能力,编码完成后码流即恒定,一旦网络
近年来,一种新的接入网技术——EPON(以太无源光网络)引起了政府和通信业界的广泛关注,因为它有望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随着市场宽带需求的日益成熟,特别是光纤到户市场
随着现代工业生产中数字化程度的进一步加深,高精度海量数据采集系统在其中起到关键作用。传统低精度低速扫描由于对原始数据的采样率不够,容易造成采集图像变形,采集和处理速度
本文设计了用于X射线安全检查设备中的增益和偏移校正电路,给出了电路结构框图,着重说明了利用两点校正法的软硬件实现方法,电路采用DSP+CPLD的结构,通过在模拟部分和数字部分两
本文在总结新建混凝土桥梁耐久性设计及CFRP片材加固混凝土桥梁设计方法的基础上,对CFRP片材加固混凝土桥梁结构耐久性设计方法进行了探索性的研究,提出了加固混凝土桥梁结构耐
随着经济全球化不断发展,轴辐式物流网络逐渐成为整合物流资源、降低物流成本、提高运营效率的有效网络结构。枢纽和枢纽间的链路作为轴辐式物流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整个轴辐
该文在对红外图像的动态范围、噪声特性、以及频谱范围等图像特征进行了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红外图像的实时处理应该以图像增强处理为主的结论,融合了现代电子技术发展最